[德耀庐陵] 传播乡村文化 服务社区发展——记“吉安好人”杨天义
杨天义是吉水县水南镇水南社区党支部书记。他创建了水南镇第一座剧院,组建了水南农民剧团,促进基层文化发展;他成立了吉水县水南镇腐竹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任社区党支部书记期间,他筹措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让水南圩镇焕然一新。2015年,他荣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2021年荣获江西省“最美基层文化人”称号,还被评为敬业奉献类“吉安好人”。
吉水县水南镇有演戏的传统,杨天义从小就是个戏迷。上个世纪70年代戏班露天演出,如遇大雨,乡亲们经常淋成“落汤鸡”。杨天义暗暗发誓,等他长大有钱了,一定要盖一座剧院,让乡亲们不管刮风下雨都可以看戏。2003年,他用十几年省吃俭用和收废品攒的钱,加上用自家房屋抵押贷款的100多万元,在水南镇建起了一座设备齐全的影剧院。杨天义还把各村热爱文艺的乡亲聚集起来,成立了水南农民业余剧团。剧团10多名演员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就排练节目,免费为老百姓演出,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为了剧团的发展,杨天义决定以水南腐竹为突破口,做大水南腐竹加工产业以厂养戏。为了学到过硬的水南腐竹制作工艺,他向有经验的加工户请教学习,从选豆、磨浆、起皮、控制火候、自然晾晒……整个流程都掌握了。在调研市场后,他成立了江西省吉水县天意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吉水县水南镇天意腐竹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把全镇分散的水南腐竹加工户聚集到他的水南腐竹生产产业链上来,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66户,其他农户300多户。他把自己办水南腐竹厂挣到的部分利润投入到农民剧团的生存发展壮大之中,剧团已有农民演职人员60余人,每年免费演出几十场,深受老百姓的喜欢。
2000年,杨天义担任了水南居委会主任,2002年又当选为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水南社区没有办公场所,他便腾出自家房屋作为社区办公室,还自掏腰包维持居委会运转,聘请数名城管维持圩镇街面经营秩序。过去,水南圩镇的下水道经常堵塞,一到下雨天街边路面便会严重积水。杨天义跑上跑下,争取资金百万余元对圩镇下水道进行改造,硬化路面巷道,进行街面亮化美化,建设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新建了一处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改建了3处圩镇停车场,水南圩镇面貌焕然一新。
文/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胡正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