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特殊时期的教师节 他们交出一份最美“答卷”(图)
蒋文娟清晨鼓舞教师志愿者们
石阳小学教师变身“大白”
大江网/吉安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周雪莉报道: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他们是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疫情来袭,身先士卒,他们义无反顾冲在抗“疫”前线。当2022年的中秋佳节与教师节“相遇”,疫情之下的吉安教师们将如何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呢?大江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几名教师,记录她们在特殊时期,用实际行动书写责任担当的暖心故事。
蒋文娟:从三尺讲台到战“疫”一线 化身“大白”带头冲锋
拿起粉笔是教师,放下粉笔是“战士”。面对此次疫情的考验,9月6日,吉安市石阳小学全体教职员工主动请愿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一线的战“疫”工作,勇于担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校长蒋文娟的以身作则、带头冲锋。
疫情发生后,蒋文娟和学校其他教师“志愿者”们一直在第一批管控的壹街区小区值班,这里风险大、任务重。在小区里,每天一大清早就能看到她们穿着防护服,帮居民配送物资的忙碌身影。由于小区不是电梯房,她们需要提着物资一层一层地爬上去,把东西送到家家户户的门口,一天来来回回要走上万步。她们还要经常协助医护人员上门采集核酸,面对情绪不稳定的老人,更是要进行及时的安抚和劝导等。
“由于穿着防护服,我们不能吃东西和喝水。每天早上5点,很多教师志愿者为了能够及时值班,来不及吃早饭,牛奶和水也不敢多喝,大家都不忍心浪费每一套防护服,经常在小区值班到晚上11点结束后才吃饭。”采访中,蒋文娟告诉记者,从9月6日晚开始,她与70余名教师志愿者就开始吃住在学校,虽然条件简朴,但她们却丝毫不在乎,只想一心一意地把防疫工作做好。
“大家一定要坚持、要加油,要为守护吉州的平安作出一些奉献。”作为校长的蒋文娟,在每次教师志愿者们出发前,她都会通过话语激励和鼓舞他们,并提醒做好个人的防护,让教师志愿们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蒋文娟驻守在学校后,家里还留着一位79岁的老母亲,小区封控了,她也很担心。但由于要在学校调度和处理各项工作,她根本没时间能顾得上母亲,只有9月8日当天,才抽空跟母亲打了一个电话。
面对疫情,蒋文娟表示,自己并不害怕,也不能害怕,她要为全体教职工树立好信心,带领大家勇往直前,抗击疫情。
杨虹:线上教学育桃李 线下战“疫”勇担当
杨虹与其他志愿者
杨虹在家线上巡课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吉安瑞华学校的教师们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展现教师的担当,传递正能量,杨虹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吉安瑞华学校艺体中心主任,9月5日,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到吉州区星港澳园小区报名。她认为,身为一名党员,无论任何事情,都应该冲锋在前。
连日来,她身穿“吉先锋”红色志愿者马甲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星港澳园小区里。9月6日,她被安排在小区门口值守,负责对进入小区的人员进行扫码登记、检查出入证和核酸证明。在小区封控后,她更是每天早上6点钟就到了核酸检测点,用大喇叭喊居民下楼做核酸,并提醒他们排队相互间隔开一米线距离,在遇到群众不戴口罩和不理解的情况时,她就和其他志愿者及时提醒和解释安抚。
除了志愿者的工作外,杨虹还要负责学校所有艺体教师的线上巡课工作。停课不停学,该校实行线上教学,对于艺体教师的上课情况、教学质量、直播效果等各个方面,她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从上午到下午,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杨虹每天都有很多节课要巡,还要及时抽查和跟进学生上课打卡和完成作业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是在小区里做志愿者,就是坐在家里的电脑桌前巡课。”这是她每天的工作日常。
问起教师节和中秋节会如何度过时,杨虹表示,疫情之下,即使是节日,也还是会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完成志愿者服务和线上教学的工作中度过。“希望孩子们能吃苦、能上进;希望吉安的疫情早日退散,早日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这是她对吉安、对孩子们的期盼和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