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用心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吉安市本级30项重点民生项目全办结
吉安新闻网讯 “我们小区现在成了全市明星小区。”近日,家住吉州区电信小区的龙华里乐呵呵地说道。如今,走进电信小区,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居民乘坐加装电梯上下楼,非常方便。这是我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生动事例。把一桩桩实事办好,民生温度才能持续升温。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市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用情用心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民生温度”。
谋划在前,办实事更有“温度”。察民情、访民意是我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第一步。2021年4月1日起,全市按照动员部署、调研实施和问题梳理三个阶段在市、县、乡联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大调研、察民情”活动。座谈交流、走访群众、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政务热线……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本岗、立足生活区域、立足社会活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及服务对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全市共收集调研意见建议及问题13万多个,梳理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保障基本民生、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6个方面问题,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所愁所急所盼,给“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开展精准把脉。
真抓实干,办实事更有“力度”。为了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在“大调研、察民情”活动的基础上,我市聚焦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6个方面问题,明确分工和责任人,推动重点民生项目早完工、早见效、见实效。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我市以“六减一增”专项行动为突破口,实现“一窗办、免证办、一次办、一地办”,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乡三级“一网通办”。“12345”政务服务热线累计受理群众诉求29.62万件,办结率98.85%,满意度97.35%;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1所,新增学位7000余个;市中心城区36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开工,已完工13个小区;全市完成加装电梯审批85台,完成加装78台;全市1188项重点民生项目已办结1168项,项目办结率为98.32%,其中,市本级30项重点民生项目已全部完成,办结率100%。
加强监督,办实事更有“速度”。建立健全体制监督,我市构建市、县、乡三级重点民生项目清单体系,强化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及时动态掌握全市重点民生项目推进情况,挖掘特色亮点、指出问题不足,有序推动项目实施。加强媒体监督。在井冈山报和吉安广播电视台分别开设“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啄木鸟曝光台” “吉事即办 我们在行动”两个专栏。“啄木鸟曝光台”陆续曝光小区居民高空抛物等问题,“吉事即办 我们在行动”专栏刊播专题宣传 52 期,其中,舆论监督专题12期。通过媒体曝光倒逼相关责任单位尽快整改,重质重效。积极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两次测评满意率分别为98.86%和99.77%。梳理上报市级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情况,接受省级主管部门评价,第一轮获“好评”项目数25项,获“较好”项目数5项,好评率为83.33%,位列全省第三。随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展开,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都得到解决。
文/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曾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