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连心桥”——吉安市全面创建星级代表联络站纪实
“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好红色文化遗存”“既要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要,又要满足农民建房用地需要”……近日,在青原区东固畲族乡代表联络站,2021年换届连任的市人大代表、东固畲族乡六渡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雷永文正在依法履职接待到访群众,听取群众对我省土地管理法规(修订草案)的意见建议。
作为省人大常委会授牌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代表联络站通过组织辖区内的人大代表面对面与群众交心谈心,收集社情民意,已经成为人大代表的经常性活动,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
家门口的联络站,服务方便
“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人大代表,反映问题很方便,获取最新的政策信息蛮快捷。”遂川县双桥乡潭溪村村民黄长连说。该县很多乡镇山高路远,为方便群众与人大代表联系,率先把代表联络站设在各个村,将人大代表履职阵地建设到群众身边,将人大工作的触角延伸到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进一步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目前,我市建成327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其中设在村、社区的有70多个,人大代表联系群众阵地建设已经实现全覆盖,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搭建了沟通桥梁。各个联络站结合自身特点和地方特色,科学设置代表接待日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收集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呼声的同时,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国家的法律法规。”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换届不“涣心”,全面启动星级创建
2021年,全市各级人大换届不“涣心”,在总结提炼2020年吉州区、井冈山市、遂川县三地成功开展星级代表联络站创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星级创建工作。2021年4月,时任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队,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选任联工委负责人参加,以现场流动会和座谈会的方式,对全市星级代表联络站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现场察看了星级创建试点的部分五星级、四星级代表联络站,对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为什么创建、如何创建、后期如何管理星级代表联络站有了新认识。
思路决定方向。我市以星级创建为抓手,以创促建,以点带面,代表联络站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全覆盖”建设向“标准化”打造、“常态化”管理、“规范化”运行转变。创建过程中,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对照星级标准,从阵地建设、工作制度、服务保障、活动开展、资料台账、工作成效、群众评价、加分项目等8项指标进行过筛自评,坚持问题导向,联络站薄弱环节在哪里,星级创建的重点就在哪里,以创建补齐短板。星级评定时,坚持立足实际,从各地工作实际需要、现有条件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要求,五星级、四星级代表联络站必须自评分达到90分和80分以上,市人大常委会还要进行实地考察复评。星级评定后,为防止出现“重创建、轻管理”的情形,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定期复评复查,对符合星级条件的及时授牌,对不符合星级条件的予以摘牌降级。
建得好,更要管得好、用得好
代表联络站建得好,不如管得好,管得好,不如用得好。星级创建,为做好人大代表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有事找人大代表”“有意见到代表联络站提”……随着代表进联络站联系群众活动不断深入、不断完善,代表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联系越来越紧,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越来越充分。据统计,2021年以来,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纷纷深入联络站联系群众,接待群众90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和问题3400余件,其中3000余件得到落实和解决,一些难以即时即办的问题,再分类交办或形成代表建议逐级办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联络站及时反映给党和政府,及时协调推进解决已渐成常态,实现“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悄然转变。
启航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市人大将继续致力推进代表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同人民群众保持“全天候”联系,架起代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如今,327座“连心桥”还连到了“云端”。依托“江西数字人大”平台,1.6万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网上代表联络工作站,群众动动手指头就能找得到人大代表,真正把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为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和鲜活载体。
文/王鹏、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曾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