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 两警 三员 青原区值夏镇探索基层平安治理新模式
吉安新闻网青原讯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青原区值夏镇探索“一站两警三员”平安治理模式,即建立一批“平安前哨”工作站,分别派驻派出所民警(辅警)和若干名芗城义警,并配备若干名调解员、网格员和治安员,形成了基层群众自治的良好局面。
红色党建领航,典型示范带路。坚持“党建+”“+党建”的融合理念,成立了芗城义警协会党支部,党员11人,吸纳治安信息员270余名,坚持每月开展好主题党日,以圩镇为“中心点”,以平安圩镇建设为落脚点,开展网格化管理,向周边村组渗透,为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培树了全省模范调解员白保忠、“杨慧芝式暖心人”胡智矩、“保镖”爷爷李文财等一批先进典型,积极宣传、教育和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引导大家争当“杨慧芝群众工作法”值夏样板的探索者、庐陵气节和胡铨精神的继承者、井冈山精神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践行者。
绿色机制助航,整合资源铺路。围绕打造青东公路和值周公路两条镇级平安带,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全覆盖目标,在车水马龙值夏社区、“芗城”门户城上村、安防末梢永乐村、富水河畔万胜村建立了“平安前哨站”暨芗城义警服务站,城上村、值夏社区、万胜村3个“平安前哨”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分别派驻了2名情况熟悉、工作能力较强的派出所民警和辅警,各工作站覆盖村分别进驻3名左右能力较突出的芗城义警队员,统一进行规范化布置,明确工作制度。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摸底化解、巡防联防、志愿服务等活动,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实第一时间反映、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上报的“就近、就地”绿色工作机制。
蓝色成效护航,群众参与护路。整合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资源力量,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群众参与度。为做大做强平安前哨调解员,该镇发挥芗城义警队员和白保忠调解室示范带动作用,全镇新吸收队员50余名,配备了5辆电动车30辆巡防自行车和巡防设备,每周定期在圩镇开展巡防联防。以“五老”和义警为主体,挖掘培养30余名白保忠式调解员,建立了分行业、分领域的调解队,有理有利有节地调处好各类矛盾纠纷。精心打造平安前哨传播员,依托值夏农民剧团资源,以“传承胡铨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定期开展“扫黑除恶保民安,防范诈骗护民生,脱贫攻坚奔小康”等各类群众喜爱的巡演,目前在全区巡回演出20余场次,宣传社会正能量,深受群众喜爱。做牢做实平安前哨网格员,优化了全镇60个网格区域,完善好网格党小组,以定网格、定人员、定标准、定流程、定奖惩的“五定工作法”,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维护社会治安、共筑社会公德、建设美丽圩镇、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中来,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文/周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