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了不起!来自联合国的250克供种“长”出了一个朝阳产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吉安晚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97票  浏览1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11月24日 20:55

江西吉安网讯(记者贺晓梅)全市现有湿地松人工林超420万亩,占全省湿地松面积一半以上,占全国1/7左右;林脂板一体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以湿地松为原料的林脂板加工企业60多家;促进型采脂技术让采脂工劳动生产率提高66%以上,经济效益提高1倍以上……11月1日,站在位于青原区的青原山湿地松名木园里,吉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下称“市林科所”)正高级工程师彭招兰用一个个数据,向记者讲述着一个“外来户”在吉安发展的精彩故事。

名木园里的这片树林,树龄已70余年,是我国引种较早,生长和保存最好的湿地松林。1946年,当时的江西省农业院吉安青原山林场(市林科所的前身)得到了一包250克的种子。这是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为帮助中国医治二战带来的战争沧桑、恢复生产而发放的树种。面对这包来头不小的种子,当时的林场负责人刘家英很是珍惜。1948年,培育出苗的湿地松被栽种下去,1961年开花结果,1962年收获第一批种籽。1964年,林场营造出子一代湿地松林。这也意味着湿地松在吉安引种成功,可以大面积种植。为了提供优质种源,市林科所将1948年栽种的湿地松林进行了3次疏伐,留存了1534棵湿地松原种树。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市湿地松人工林超420万亩。

松脂是松树木材中的油树脂,在传统医药和现代化工中,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因湿地松采割技术落后,一度造成资源破坏和浪费。为助力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林科所组建科学攻关小组,持续开展松脂采集技术研究。经多年攻关,最新推出的促进型采脂技术让采脂工劳动生产率提高66%以上,经济效益提高了1倍以上。“按老方法,一棵松树采割8年左右就没有割面可采了,现在的技术可以让一棵树采割16年左右,采割年限增加了一倍,每棵树的终身产量也就增加了。”彭招兰说,这项技术已在广东、湖南、福建等地推广,推广面积超百万亩。

依托丰富的湿地松资源,吉安还逐步形成了林脂板一体化产业格局。目前,全市以湿地松为原料的林脂板加工企业超60家,其中仅松香生产企业就有12家,年设计生产规模12万吨。以松脂为原材料的国内排名第一和第三的林产化工企业均落户吉安。2020年,全市松香、松节油及深加工产品产量约9.6万吨。

彭招兰告诉记者,湿地松在吉安的引种、驯化、培育成功,为我国南方各省(区)发展湿地松,提供了一个直观的示范样本。其营造技术和观测试验数据,被广泛引用在国家出版的专业书籍和教科书中。

顶:8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13 (3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64 (25次打分)
【已经有26人表态】
7票
感动 感动
3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老树发新枝”!看我市如何引领工业倍增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
  • 下一篇:吉安市委党校县处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