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书院
□李衍长
井冈山龙市镇龙江河下游,有一组庞大的建筑群。背依五虎岭,面临龙江河。坐西南,朝东北。青砖砌墙,黛瓦覆顶。前后三进,左中右三组。有房屋100多间,占地面积2037平方米。五虎岭,古木参天,绿意葱茏;龙江河,潺潺流淌,奔流不息。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书院——龙江书院。书院环境清幽,视野开阔,是一处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穿过书院的实木大门,一块黑漆描金的“龙江书院”匾额,悬挂门楣。举目四望,整座书院呈赣派建筑风格,内设九井十八厅。雕栏画栋,悬檐翘角;穿斗式梁架,封火硬山墙。回廊依依,曲径通幽;文星阁高达三层,斗拱挑檐,雄伟气派。登楼远眺,河水滔滔,龙市风光尽收眼底。阁顶藻井饰双龙戏珠浮雕,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左右回廊与南北厢房连通,分设启秀斋、崇文祠、报功祠、步月斋、梯云斋等。各祠斋名开宗明义,雅趣生辉。书院门前,用麻石条砌筑泮池。微风吹来,碧水依依,“状元桥”拱跨其上。
据史料记载,龙江书院由宁冈,酃县,茶陵两省三县客家乡绅,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募资兴建,公元1843年落成。书院自开办以来,“士之负籍肄业者,咸视馆如归焉。”它仿州序党庠之遗法,学习白鹿、鹅湖、岳麓、嵩阳等书院的管理办法,聘用优质师资,严格治学。并定期派出生员赴白鹭洲书院、豫章书院参观学习。书院建成后的近70年间,培养出了3位状元、38位进士、10余位举人。文星闪烁,人才辈出。在我国的书院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历史原因,龙江书院与全国各地书院一样,至辛亥革命后逐渐废除旧学,推行新学。随后,龙江书院,改为宁冈县立第二小学。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经三湾改编后,进驻宁冈茅坪。为培养急需的军事人才,毛泽东于11月底在龙江书院,开办了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后改称为红四军军官教导队。谭震林、陈士榘等150余人,分批在这里学习政治军事,前后达两个多月。为井冈山斗争时期,输送了一批合格的军事指挥人才。这些人,有人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将帅,有人成为了省长部长,但更多的人,默默无闻地,把鲜血洒在了五百里井冈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用自己的血肉,铸成了共和国坚实的基石。国防大学寻根溯源,将龙江书院开办的教导队立碑称为“中国第一所军校”。
明道堂,是红军教导队上课的教室。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师生们用过的黑板、讲台和课桌。当年,毛泽东亲自在这里为学员上课,为他们讲授军事知识和革命道理。我情不自禁地坐在课桌前,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好像看见了一位身材魁梧的汉子,操着湖南口音,挥舞着手势,为官兵们讲解战略战术和救国救民的真理。当年居无定所的工农革命军来到龙江书院,没有把它用作工农革命军总部,而是用来办教导队,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令我等后辈肃然起敬。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来到了宁冈龙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两双大手,在龙江书院门口的“状元桥”上紧紧相握。这一握,握出了中国革命的一声惊雷;这一握,握出了中国革命的一句闪电。随后,两位伟人并肩携手地穿过龙江书院大厅,登上文星阁畅谈。他们的目光穿透龙市的天空,看见了五百里井冈的山山水水,看遍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并在龙江书院召开了两军连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决定: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月底,毛泽东、朱德在龙江书院主持召开了四军一大,选举产生了四军军委,毛泽东兼任军委书记。从此,罗霄山脉诞生了一支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朱毛”红军。在华夏大地上,刮起了一股飓风,掀起了一场改天换地的惊雷。
奔流不息的龙江河,你还记得么?苍翠欲滴的五虎岭,你还记得么?当年,那段用鲜血铸就的历史,刻入了五百里井冈的山山水水,刻入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刻入了一十四亿人民的心中。走出龙江书院,徜徉在车水马龙的龙市街头,我的思绪依然在书院徘徊,九十多年前的历史镜头,像电影一般,依然在我的脑海里一一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