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仙的三界
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去遂川县白水仙了,这次,是陪同永丰的亲戚去的。或是昨晚的酒喝得大多,我偷了懒,没有陪他们爬上去。
等候的时光百无聊赖。大队人马走后,我一个人静静地踱着方步,慢悠悠地从进口开始一步一步向上缓行。却发现,与往次相比,我品味到了不一样的白水仙。
一
大门入口的背后,是地府。
当所有的游客向上攀爬后,这里变得异常的幽静。深秋的阳光透过树木的缝隙,撒落在嶙峋的怪石上,把它们妆点成各种模样,那些石头突然变得有些狰狞。像地狱里小鬼,一个个张牙舞爪。在那寂静无声的瞬间,我恍然感觉到了一丝恐惧。
我停下脚步,再细细品味一番,又有了另一种感触。那一块块或耸立或斜卧的石头,百态千姿,有如树干,有如卧兔,有如寿龟……一下子把这里点缀得如同仙境。
游步道的那边,一队老者正在下山,一眼戴墨镜的老叟牢牢着牵着他已头发斑白的老伴。执子之手,此生不放。
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狱。
相由心生,在你的一念之间。无论你在历经着何等的痛苦或煎熬,换一念,你会感觉,那是一种修炼和磨砺。
人生本为一场修行,痛与笑,一路都伴你前行。
二
过了仙人桥,就来到了人间。
因为,这里有了人间的喧闹。第一道瀑布悬挂在半山腰间,巨大的水流化作一股股绵绵不断的白绫,高高落下,溅起一盏盏洁白的水花。几个顽劣的孩童不顾大人的呵斥,一股脑儿就往瀑布底下跑,任由水花打湿刚换的秋衣。
瀑布的旁边是陡峭的登山梯道,人多时,前面游客的屁股直抵后面的游客脸。一小伙子不小心放了一屁,后面的姑娘赶紧捂着鼻子,一边笑骂一边用粉拳追打着小伙子,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五岁的孩童抬头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天梯,有些发怵。在母亲慈爱的目光鼓励下,孩童俯下身子,放下两只稚嫩的小手,交替着向上攀登。
快到梯道的尽头,一对老夫妇正在休息,吃点干粮、喝点开水,相互鼓励着说,“快到了!快到了!”
这就是人间,有艰难、有拼搏,也有笑脸、有希望。
三
白水仙的主瀑布,远眺确如一个飘逸的仙子。在苍翠群山的拥抱里,她身着一袭白裙,灵秀飘逸。
可今天,我站在她的脚下仰视,猛然发现,这分明是一尊释迦牟尼的佛像。
山天相接的地方,跳动的水流妆点成佛祖的脸,雄伟而威严。两股粗壮的水流顺山势分流在山岩的两边,像佛祖两只法力无边的手,好似佛祖拈花;又化作万千涓涓细流,泽润苍生。
上善若水,水是最有灵性的精灵。柔弱的水流跌落下来,化作一朵朵美丽的水花,又重重地砸向黑黑的山石,再化成万千水花,尔后珠落玉盘,又复归成一潭碧水。水就这样完成了一次涅槃重生。
佛祖释迦牟尼本来自人间,只因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的苦恼,故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历经苦难,终于悟出人生真谛,修成大业。
人间何尝不是如此?每一份得到的背后,都是艰辛的付出。这个世界没有凭空而落的馅饼,你的每一份收获,都凝聚了你一路走来辛劳的汗水、甚至是你跌跌撞撞的泪水。一如你能看到今天白水仙旖旎的风景,都是拜你自己一路奋力攀登所赐。
佛界即人间。
文/ 郭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