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将红色主阵地变为党史学习教育“打卡地”
吉安新闻网青原讯 青原区红色革命历史厚重,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留下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原区通过深挖红色资源、细讲红色故事、再塑红色景点,将红色主阵地变为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地”。
“我身后的是东固螺坑会师广场,1929年,为解井冈之围,毛泽东挥师宁都,又举旗东向,进入吉安东固地区。于2月20日,与活跃在东固地区的由李文林、曾炳春、段起凤等领导的江西红二、四团在东固螺坑胜利会师……”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讲解员夏淑英在东固螺坑会师广场饱含深情地给游客讲解当年会师的场景,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响起一阵阵掌声。
变素材为教材,编好党史学习教育“参考书”。该区红色革命历史厚重,拥有革命文物点25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准确生动讲好毛泽东旧居、平民银行等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从红色素材变为学习教材,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及区委党校立足职能优势,收集红色素材100余个,组织力量编纂《青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史》《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故事汇编》等红色乡土读本10余本,并将读本赠阅给全区领导干部学习使用。
变流动为常驻,打造党史学习教育“讲解队”。“以前讲解员人手不够,我们都要跟着游客到处跑,有时忙不赢,带了这个团就丢了那个团……”讲解员刘娟说道。为满足大批量游客讲解需求,该区变流动为常驻,变被动跟团为主动蹲守,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高、讲解能力强的讲解队伍。通过公开招聘扩大讲解员队伍,通过讲解词优化、业务培训、细化考核等形式提升讲解水平,并按照文物类别和讲解风格等将讲解员指派到固定景点进行讲解。
变场地为地标,开辟党史学习教育“大课堂”。该区开展旧居旧址修缮保护工程,重点对以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为引领板块,文陂、富田、东固为支撑板块,涵盖特色各异的众多教学点为特色板块的“一核三区多点”场馆进行布展提升,打造了胜利樟、平民银行、“二七”会议旧址等地标类红色景点。同时,为增强景区体验感,该区将红色资源串点成线,以东井冈干部学院为辐射点,将敖上、渼陂等10个红色名村串联形成环形路线,推出渼陂村《“二七”会议的历史启示》、敖上村《歌声中的红色记忆》等10余个现场教学课程,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精品路线。
文/ 郭必林、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