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连胜”是怎样实现的
今年10月,吉安市获评2020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先进市。至此,该市连续八年获此殊荣。吉安市是如何担当实干、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连战连捷的?
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今年10月以来吉安市连续开展的一些重大活动:10月16日,启动“百日项目大会战”;10月26日至29日,全力举办2021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10月30日起,党政代表团赶赴赣州等地取经学习……
这些活动的密集开展,为我们解开了其中的奥秘,吉安市委主要领导的一番话作了最好的注解:我们只有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作示范、勇争先”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注重文化旅游业发展,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才能走出一条新时代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说起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接续推动吉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吉安市统计局副局长袁家勇对此赞不绝口:上届市党代会提出了“三个走在前列,两大战略任务”的总体工作思路,本届市党代会则提出“一二三”总体工作思路。两者之间,既有继承,也有立足实际的创新。
记者来到吉安市木林森实业有限公司,公司有关负责人感慨万分:“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路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招工、用地、用电等方面的问题,只要我们提出来,都能得到妥善解决。现在公司获得了国家绿色工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跻身百亿元产值企业,我们有信心打造成全球最大的LED光源制造基地。”木林森公司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吉安市深入落实工业强省战略的努力。多年来,该市构建了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引领的“1+4+N”产业格局,市县联动,补链强链,打通原材料上游和终端下游供给堵点,搭建电子信息产业网和产业联盟,112家企业联网加盟。
多年来,吉安市持续兴产业促集群,抓项目促招商,抓改革求创新,持续优民生增福祉,取得一系列骄人成绩。“十三五”期间,吉安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从1420.3亿元增加到2168.8亿元,年均增长7.8%;财政总收入从220亿元增加到307.2亿元,年均增长6.9%。
用心解答“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用”
“为凸显考核导向作用,我们深入推进考评改革,通过‘精简考核’和‘精准考核’,实现在省考评中争先创优,以高质量考评推动高质量发展。”吉安市统计局局长吴斌介绍。
据了解,吉安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全面融合省考评方案,精简考评指标,强化日常工作考核,实施差异化考核,设置特色指标,突出重点工作。同时,将考评结果与评优评先、干部提拔使用挂钩,使得考评改革效果立竿见影,不断掀起全市高质量发展热潮。
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吉安市考评改革促进了各地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全市一盘棋的联动推进机制,大力实施老树发新枝和产业链招商“双轮驱动”战略。打造了“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实现了市县产业发展基金全覆盖。连续四年开展“院士吉安行”活动,“十三五”期间,累计签约产业项目1000余个,金额近6000亿元。立讯集团在吉安设立6家分支企业,立讯智造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达307亿元。
走进江西井冈红茶业有限公司,记者真切地领略到了“井冈红”如何以“一座山、一面旗、一杯茶”为理念,着力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省赣商回归工程重点项目,该公司以“龙头企业+品牌+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率先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成立茶产业合作社,形成“户户有工资、人人有股份”的产业扶贫方式,带动周边10多个村成立茶合作社。企业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旅游等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吉安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遇困即扶”机制,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十三五”期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较“十二五”增长77%,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实现村村通客车、组组通水泥路,推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走在前列。(记者 蔡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