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喜迎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城市品质提升换来人民生活更美好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49票  浏览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11月23日 14:53

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人民满意城市目标,深入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既畅通老城交通“微循环”,又补齐城市设施短板,既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又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开启了一扇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幸福之门”。

民“享”,群众更加满意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市将城市体检作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来抓,2020年9月,确定市中心城区和安福县先行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形成“112+14”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2021年针对体检发现的问题,聚焦城市建成区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谋划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库,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实施了一批群众所思所急所盼的项目,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还结合实际,梳理出“十四五”期间15个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涵盖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高品质智慧社区建设、绿色社区创建、海绵城市建设、城区公园绿地提升改造、雨污管网改造、城市水环境修复、水系治理等方面,计划总投资670多亿元。

根“留”,城市更有活力

吉安,庐陵文化彪炳千秋,红色文化光照当代。我市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中注重文化传承,有效挖掘城市价值,重塑城市活力。着力落实《吉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的保护;推进活化利用,坚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永续传承;加强重点地段建设活动管控和建筑、雕塑设计引导,保护好传统文化基因,鼓励继承创新,彰显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一条条硬性举措,有效推进了全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涌现出一批文化传承方面的先进典型,如永新县老街“重见永新”项目、永丰县恩江古城更新项目、安福县洞渊阁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工程等。

路“畅”,出行更加便捷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一条条“断头路”成为中心城区交通循环的“堵点”和百姓出行的“痛点”。为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我市从2017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畅通了市中心城区111条“微循环”道路,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道署坪路、广场东路、光明路、翠岭路……111条“微循环”道路全部畅通,通车总里程61.8公里。畅通“微循环”项目作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的生动实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难题。

水“清”,城市更有魅力

我市注重通过生态治理,提升城市功能。后河是吉安的“母亲河”,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城河文化,河道全长17公里,水域面积1.8平方公里。过去由于缺乏上游水源,并且受到城市扩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影响,后河污染严重。为恢复后河生态功能,再现自然景观,市委、市政府通过后河治理改造工程,初步再现了“此地风光半苏州”的沿河景观,并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河的二、三期改造继续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目前正开工建设后河景区建设工程,对后河全线进行有机更新,彰显吉安城市特色魅力,塑造城市新形象。

文/施建

顶:2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92 (1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9 (14次打分)
【已经有16人表态】
  • 上一篇:吉安市即将切换新医保平台
  • 下一篇:吉安市各增一个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