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共赢发展新桥梁——泰和深化校县合作促发展小记
近年来,泰和县充分发挥校县合作优势,全面梳理产业项目和人才技术需求,精准对接各大高校,致力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活水”。
靶向发力,打出平台搭建“组合拳”
前不久,浙大西迁感恩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泰和中学终身名誉校长郑强教授来到泰和,为该县党员干部群众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演讲。据悉,类似的活动泰和县每季度都会举办一期,这是自该县与浙江大学签订全面战略框架协议以来,不断向纵深推进全面合作的写照。
泰和县通过搭建校县平台,与浙江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科教研优势与泰和产业、区位、生态优势精准对接。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泰和杏岭实验中学正式揭牌、泰和求是小镇项目全面启动……一个个平台的搭建,对泰和加强校县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借智登高,汇聚科技创新“源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泰和县依托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富集等优势,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江西茂盛环境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产、学、研、用”合作关系,研发出一批极具竞争力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并荣获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德敏实业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依托该校在5G、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人才和技术,打造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和“互联网+物流”优质品牌,让产业振兴搭上电商快车道。
目前,该县133家规上企业中,50家企业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开发的“独门绝技”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合作方式也从单纯解决技术难题、新产品的短期对接,转变为高层次、高质量、全方位的持续合作。
引才回流,构建创新创业“强磁场”
泰和县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不断完善人才“引育用留”机制,吸引各类人才前来创新创业。
以政策引人才、以平台聚人才、以服务留人才。在解决人才户籍迁入、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职称评聘等“关键小事”上提供政策保障;组织人才信息采集,修订编印《泰和英才在四方》,发放到相关单位和重点企业,扩大人才挖掘范围;通过举办“田教授”系列农产品新媒体电商直播培训班等,提升本土人才就业创业技能水平。
截至目前,该县引进本科以上人才共362人,其中本科308人、硕士24人、博士30人;为8名“庐陵英才卡”持有人和企业高管落实了教育择校政策;电商直播培训班已培养出近60名网红达人。
文/ 曾建峰、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