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域覆盖 全过程督查——吉安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进度与质量两手同时抓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协同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吉安也一样。
但,吉安推进普查工作的进度不一般:截至10月7日,全市各县(市、区)应急部门全面调查阶段已完成调查数据18864条,其中,承灾体调查总数5630条、减灾能力调查总数3928条,历史灾害调查总数9306条;全市调查进度为95.4%,调查进度达到100%的县(市、区)有7个,进度位居全省前列,12个县(市、区)已开展数据质检。
自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精心组织,大胆创新,坚持“进度与质量两手同时抓”,坚定落实“全区域覆盖、全过程督查”,使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坚持“全面统筹”思路,
全市“一盘棋”全面铺开
全覆盖、无盲区、不留死角,做到“应统尽统”。谋划推进普查工作,我市坚持“全面统筹”思路,全市“一盘棋”全面铺开。
8月27日,第三次召开吉安市普查办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对调查阶段各项具体工作再部署、再强调、再要求,全市上下统一思想,迅速行动起来。
8月31日,市普查办召集相关单位召开工作推进会,再次拧紧发条、压实责任。
制定方案全覆盖,严谨细致不打乱仗。“作战”有章法,上下分别制定“作战图”。9月17日,在积极征求各行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市普查办印发《吉安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并制订了相应的宣传、培训方案。为推进各县(市、区)方案编制工作同步开展,市普查办专门出台了《县级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编制指导意见》,并在编制市级方案的同时,对各地的方案草案进行了逐一评审,两次召开评审反馈会,为全市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有力保障,使全市的普查工作明晰了前进方向。
创新宣传全覆盖,广泛发动营造氛围。9月7日开始,全市各县(市、区)开始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多种平台,转发播放国家普查宣传片,当天累计转发播放量4.8万余次。通过在主流媒体开设“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吉安在行动”专题专栏等方式,及时宣传报道重要工作会议、重大工作进展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倒排工期全覆盖,确保工作不漏不慢。根据国家工作部署和省普查办工作要求,市应急管理局以“县级调查及数据自检工作10月15日前完成,市级质检核查工作11月15日前完成”为节点,对全市各地、各部门进行倒排工期,并结合县级普查工作重点,对13个县(市、区)、各行业部门的普查工作进展,采取一周一简报、一周一调度(调度卡)的工作机制,每日还通过吉安市普查联络群、市直行业部门联络群收集每日工作日志,高效调度普查工作的推进,确保不漏不慢。
目前,全市普查工作全区域覆盖,进展有序。
牢牢把住数据质量这条“生命线”,
全市“一把尺”精准落实
普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十分关键。
对标全国普查工作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我市牢牢把住数据质量这条“生命线”,向外借助技术团队,向内培训骨干力量,配齐建强普查队伍,及时解决好普查工作中的问题,全市“一把尺”落实,确保普查工作精细精准。
第一时间,市级普查办配备专职人员7名,各主要牵头部门配备专职人员18名,各县(市、区)普查办第三方配备技术人员49名。同时,各地充分利用组织优势,宣传发动调查对象主管部门、乡镇、村组,在基础数据采集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把准普查内容,解决好“查什么”的问题。各地各单位准确把握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确定普查内容和任务总量。各县(市、区)在省、市总体方案和专项实施方案基础上,结合本地自然灾害特点、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适当增加调查内容,进一步提高精度、准度。
加强业务培训,解决好“谁来查”的问题。既充分用好已有技术力量,也及时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将农业普查、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工作精通业务的普查骨干纳入到普查队伍,组建市、县、乡、村四级普查员,并聘请第三方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了专业化、素质高、责任感强的普查队伍,同时充分动员乡镇(场)、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形成政府、行业部门、民间力量和第三方共同参与的普查工作格局。
加强技术指导,解决好“怎么查”的问题。在配齐建强队伍的同时,市、县两级发力,认真研究、精准把握普查技术体系要求,加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技术培训,丰富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手段,确保人员培训合格再上岗普查。针对当前全面调查过程中方案编制、技术队伍组建和经费落实等重点问题,市普查办邀请专家进行业务辅导;就普查的调查对象、分类、清查信息等内容,各县组织普查骨干进行培训,有效提升普查能力。
摸清底数,才能心中有数。精准详实的普查数据对吉安未来更好应对自然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严格普查过程监督与技术指导,
全市“一道筛”严格把关
9月16日至17日,市级技术指导组马不停蹄,先后奔赴永新县、井冈山市、泰和县、永丰县、吉水县、青原区,实地对应急管理系统调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9月23日至24日,市普查办对遂川县、万安县、吉安县、吉州区、新干县、峡江县、安福县开展应急管理系统调查工作督导调研。
既是指导,也是督查。13个县(市、区)全覆盖,贯穿整个应急管理系统普查工作全过程,指导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及查阅资料,摸清了各县(市、区)的调查工作进度、调查工作安排、调查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审核、方案编制等方面的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不只是指导和督查。调研结束后,市普查办严格做好督查督办,就督查情况形成专项通报,要求各地必须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普查调查工作。
面对普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实行倒逼机制,制定任务时间表,倒排时限,强化督促,落实跟踪问效,“一道筛”严格把关。
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及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建立定期联络调度机制,每周调度、通报,对普查结果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对进度滞缓、工作懈怠的单位,及时采取通报、约谈等措施,确保工作衔接有序、推进有力。
建立联系督导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普查工作进行定期、定员联系督导,严格把关数据,发现问题或错误及时督促整改,动真格、抓落实,确保个个进度跟得上、条条数据过得关。9月29日,市督查办将对进度平均值以下的县(市、区),通过OA系统发抄告单给所在地人民政府,督促所在地政府尽快落实经费挂网招标,并全面开展调查工作。
全区域覆盖、全过程督查,市普查办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应急管理系统普查数据质量提升的全面督查和行业部门调查任务的协调推进上,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发展。
文/ 邓志庆、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蒋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