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治“强引擎” ――看吉安市如何用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
9月4日,吉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江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吉安武功山景区条例(草案表决稿)》,这是该市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用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生动实践。
近年来,该市全面深化依法治市实践,层层压实各级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法治领域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4年以来6次获评“法治江西建设优秀设区市”,近两年均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优秀设区市”。尤其是今年,市本级宪法广场、民法典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杨慧芝群众工作法”、一站式多元解纷、新提任领导干部考法、述法工作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升级打造赣江流域环境资源法庭等一系列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开启了法治吉安建设的“强引擎”,汇聚成吉安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力量。
把惠民利民当作第一选择,政务服务有温度
近期,该市召开全市大改革引领大发展推进大会,奏响了改革最强音。在吉安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阶路上,法治思维与改革总是相伴而行。
6月25日,在“吉事即办局长进政务大厅”活动开展期间,37名农民工反映某装饰公司未按时支付工资。经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劳动监察局、律师团队多次联系沟通后,8月27日,被拖欠的96.5万余元工资分别打入农民工账户。
为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从今年开始,该市着力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大力推进“就近办、无证办、一次办、一门办、贴心办”,推行“不说不”窗口服务机制。目前,“吉事即办”已被列入《吉安市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意见》,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高位推动,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7.49万户。
在编制并公布全市2021年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后,市政府常务会议又邀请了法学教授对《江西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进行了解读授课。2015年以来,市、县两级政府常务会坚持常态学法,此次专题学习《规定》,是为了推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有效落实,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此外,为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该市印发了《吉安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吉安市重大行政争议诉前沟通协调办法(试行)》等文件,形成有效化解重大行政争议的合力。截至目前,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72.39%,同比增长37%。
据介绍,为进一步向市场放权,为市场主体减负,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近日,该市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推广多领域实施包容免罚清单模式的方案》,方案要求全市37家有行政处罚权的执法部门要按照各自权责分领域梳理出免予行政处罚的轻微违法行为,制定全市统一的“包容免罚清单”,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实施。
把民心民愿当作第一信号,司法改革有力度
公平正义是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今年以来,该市强化司法服务保障,在关乎群众法治民生之事上下功夫,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
为积极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该市注重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门联合发力,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依法从严惩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猎杀候鸟等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截至8月底,全市各基层法院均建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团队,审理各类涉环境资源案件168件。检察系统探索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恢复性司法,制定了《吉安市人民检察院生态检察会商工作机制》《关于联合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工作的实施办法》,逐步推开“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工作机制。
同时,该市还深化公安机关警务(勤务)机制改革,在全市范围推广“交治合一”模式,大力提升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落实“交所融合”制度,将青原公安分局农村交警中队与派出所合并,形成“一警多能”工作体制。严格落实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法律援助全覆盖。上半年,全市法院为刑事案件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683人次,对1027名主动认罪认罚被告人从宽处罚。完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优化繁简分流标准,扩大速裁快审范围。目前,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社区矫正委员会,深入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公证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开展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110余场。
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法治实践有广度
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该市聚焦法治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实践引领、创新推动。今年以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主题实践,并将其列为依法治市工作主线,市县同部署,建立了统筹协调、工作报告、督导通报等推进机制,确定的19项重点任务正在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出台法治为民政策意见172项,推出法治为民实招硬招383条,实施法治为民项目工程227项,办理法治为民实事难事5310件。
该市从各地各单位征集来的20个法治为民实事项目表中,内容涵盖民生领域地方立法、重点领域执法规范化、化解矛盾纠纷等多个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截至目前,已完成11项法治为民实事项目,如吉州区打造51个“讲法评理”调解工作室,上半年成功调处724件矛盾纠纷;青原区全面推行“杨慧芝群众工作法”,有力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永新县积极建设“五心合一”综治中心,完善诉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另外,永丰县平安法治联建联创工程、泰和县“三地合一”示范基地建设、万安县“三馆”法治文化游览园建设等9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胡娇娇、记者肖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