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纪念章
□戴志敏
我的外公,一个认真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刚拿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奖章。他今年已经88岁了,拿到纪念奖章后,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但凡有道贺的亲朋好友他都要拉着别人说上几句。其实,早在很多年前他就已经耳顺了,雷打不动地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收看新闻联播是他每天的必修课。每每看到或听到有关朝鲜的事情,他总会转过头来跟身边的子孙辈们说上几句。我知道,他是真怀念那段岁月,怀念那些长眠的战友们。
外公一辈子清贫,工作上特别张弛有度、生活上讲究严谨作风。他转业回乡后当起了教书匠,一教就是三十多年。随着六个孩子陆续降临,撑起这个家的日常开销基本都是靠外婆在木器社和供销社精打细算供养出来的,外公倒是过了很长一段“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简单生活,持续不断地为农村教育培养合格人才而努力。外公是穷苦人家出身,淮海战役的时候被拉去充军,很快在战斗中起义,成为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后期战斗,并作为15军军需处文书,守过那片被炮弹削平了平均1米的土地。我偶尔问他,你不怕死吗?他说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即使是真怕也是下了战场才觉得腿肚子在打哆嗦。转业回乡后,供职的农村中学离乡镇圩镇所在地虽然不远,但他一般周末才回家和外婆及孩子们相聚。平时还经常给住校的孩子们加小灶、烧火做饭的杂事。以至于很多年后他还特别自豪别人在县城的街上认出他来后,叫他一声“刘老师”。
每当晚辈们簇拥着外公,要他讲关于朝鲜战争的故事,讲到高潮时,他总会拿出一本不经常示人的A4大小的厚厚一沓材料。走进一看,都是他写的关于赴朝作战的回忆录,诗歌、组曲等。情到深处,他还会清唱几首那个时代和那个战天斗地的爱国情绪满怀时所创作的歌曲,然后再慢悠悠地道出他为什么这样写,这首诗表达了当时怎样的一个故事,那首词又是面临怎样的情绪波动下创作出来的。
什么是爱国主义情怀?其实我从小从外公和他们那一代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坚持艰苦奋斗的理想主义革命情怀、坚守战天斗地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想信念。从小事做起、从自我革命做起、从细微处把握好个人发展与国家大势的有机结合。不抱怨、不悲凉、不后退。这才是普通人真正的爱国主义,也是广大群众践行爱国主义的最好方式。
曾经精神抖擞的外公慢慢老了,可是他留给我们后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浸入了我们日常活动的行为和思想中。理解、发扬和传承,不管时空如何流逝,也不管时局如何变化,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必然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