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背村里喜事多
新干县溧江镇堆背村,因地处山堆旁而得名,因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出名。
去年,该村32户93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全村农民年人均收入13720元,荣获2020年度溧江镇村级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第一名、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第一名。
小康路上,村庄的喜事不断,群众的幸福满满!村党支部书记刘大庆说:“今年就有喜事3件!”
穷小子娶上好媳妇
“好小子,有出息哈!”立秋当天一大早,第一书记黄建军来到脱贫户刘志朋家,为他家添丁道喜。
刘志朋是一名“90后”小伙,2000年,刘志朋的父亲去世。2018年,他的母亲和爷爷也先后离开人世。为了多挣点钱供弟弟读书,他有时一天要打几份工。刘志朋说:“再辛苦我也不怕,只要家人幸福平安。”
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刘志朋开始养鸡。他先后投入20多万元,在堆背山建起5座鸡棚。靠着养鸡,刘志朋脱贫了,弟弟也读完了大学。
在亲戚的介绍下,他认识了永丰县的一个姑娘。“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讨上媳妇。”刘志朋说。“志朋人勤快、有孝心,嫁给他准没错……”刘志朋的妻子说,她也没想到两人一见面就相互看上了对方。
如今,刘志朋不仅收获了爱情,还在前不久有了爱情结晶。
刘老汉三餐送上门
“刘大爷,吃饭啦!”这样的招呼声,脱贫户刘友根每天能听到3次。
刘老汉今年60多岁,几年前他的妻子遭遇车祸后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他的儿子又意外离世。遭遇多重变故的刘老汉一蹶不振,每天靠喝酒度日,谁也劝不动,一日三餐都没有人照料。
“友根是个可怜人!”村民们谈起他,都感到痛惜不已。“还好有颐养之家的村干部每天三餐给他送吃的,不然真不知道会是啥样子。”
村支书刘大庆介绍:“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和老人,每人每月只需要交200元伙食费。考虑到刘友根的特殊情况,我们派一个村干部专门负责给他送饭,不时跟他说说话。”村民们反映,如今刘友根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眼疾女家里赚工资
周荣祥是村里多年的贫困户,一级残疾,基本上看不清东西,走路都要人扶着。
听到我们走进她家里,如今已经是脱贫户的周荣祥停下了手里穿竹夹子的工作,咧开嘴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一天能穿一袋子,三四十元钱是有的,够吃够用了!”周荣祥说,以前根本都不敢想,坐在家里就能把钱赚,为家里分担一点。
刘大庆告诉记者,现在堆背村有两个扶贫车间,计件结算工资,多劳多得,竹夹厂还包送包收。农户农闲时还可以到电子厂上班,每个月能赚两三千元工资。
文/彭建新、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胡正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