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玄督导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时强调 全面理解“文明城市”内涵 强化抓平常管日常保长效理念
吉安新闻网讯 9月12日,市委书记王少玄以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的方式,随机抽查了市中心城区人民广场及人行天桥、广场北路、世兴庙路、文山步行街的卫生、秩序等情况,督导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理解“文明城市”的丰富内涵,强化“抓在平常、管在日常、保持长效”的工作理念,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大胜参加督导。
文明城市创建不仅改善城市“硬条件”,更提升“软实力”。王少玄走进市人民广场的警务亭、献血屋等便民服务窗口,看环境、看陈设、看管理,叮嘱工作人员:“你们是吉安文明形象的一线窗口、有形载体,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以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展现吉安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文明,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里。王少玄边走边看,看标识标牌是否清晰准确、交通是否便捷顺畅,察盲道、直饮水设备、公厕等是否设计合理、管理规范。他强调,公共服务设施,既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用得好”。要增强人民情怀,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进一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抓好抓实市容整治、绿化美化等各项工作,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细节上下功夫、求实效,在科学管理上花心思、动脑筋,在便民利民上想办法、出实招,让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发挥最大效益。
巩固成果,贵在恒久。王少玄不时与周边群众交流,倾听大家对于文明城市创建的真实感受。他强调,人人都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受益者。要进一步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从遵守交通规则、诚实守信、文明经营等生活小事做起,践行文明行为,提升文明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风尚。针对群众感受最直观的出行、安全、市容、环境等问题,王少玄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城市管理中的“碉堡问题”“钉子问题”,敢于动真碰硬、迎难而上,破除陈规旧例,有效解决历史问题、遗留问题;要全面整改、举一反三,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强化政治学习、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以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确保整改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建设秀美便捷有序宜居宜业宜游之城,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
文/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郭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