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首位产业――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综述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同样如此。
把首位产业牢牢拴在产业链条上,吉安十余年磨一剑:
从一根小小数据线向上延链、向下补链、全面强链,发展成为集1000多个产品的“点线面体网”全链条产业,形成触控显示、半导体照明、电子电路板、移动智能设备及终端、5G制造、新兴信息六大产业细分集群。
目前,全市集聚电子信息企业近千家,营业收入连续7年以百亿量级增加,2020年达到1706.6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谋势――在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
谋势,是一种能力,一种远见,更潜伏着一种定力。
善弈者,谋势。就吉安而言,不延边、不靠海,传统农业市,如何跳起来摘桃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唯有登高远望、审时度势,再顺势而为,方能乘势而上。
因势而谋占先机。绿色发展,一直是吉安不变的主旋律。2008年吉安提出打造“吉泰走廊”,2016年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久久为功,吉安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崛起的初心不曾改变。
筚路蓝缕十余年,面临新变局,也迎来新征程。于变局中开新局,抢抓国家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吉安高质量发展的声音日益嘹亮。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吉安着力构建“1461”现代产业体系,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并配套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速要素向首位产业集聚。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吉安提出“七个勇争先、三个求突破”,第一个“勇争先”便是优化资源配置,在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上勇争先。对此,吉安着力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让首位效应更加凸显。
顺势而为赢得主动。这些年,吉安针对电子信息产业频出实招:出台扶持企业“特惠八条”,重点聚焦用地、重资产建设、设备、搬迁、物流补贴、流动资金、创新发展、上市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链长制”工作方案,以“一个链条、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方案”精准聚焦,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完善“四图五清单”,分析制约瓶颈、补齐弱项短板……
翻开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篇章,始终贯穿着“定力”二字。吉安,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久久为功的拼劲,立志从“红土”走向“蓝海”。
谋局――在竞争中持续产业突围
电子信息产业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快,则意味着变。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迅猛更新的技术发展,都让产业面临着异常残酷的竞争。
“偏光片由胜宝莱提供,导光板在源生态可以买到,FPC、背光灯条可在万安进货……我们绝大部分原材料在本地配套,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日前,江西佳合智能厂长黄庆生对记者说。
在竞争中持续突围,越来越多电子信息企业渴望集聚。近年来,吉安深入实施“链长制”,并以“创新链”铸强产业链,最终谋定全链条、全域化、集群式发展大局。
发展首位产业“全链条”,实现“做大一个、跟进一批、带动一片”――
补链延链,打造三大“国字号”基地。瞄准六大新细分集群扩量提质,大力招引上游原材料、下游终端产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聚力打造全链条全球商用LED产业基地、全国中高端线路板基地、全国重要智能声学硬件制造基地三大“国字号”基地,加快构建“芯光屏板链智网”的产业生态圈。
精准招商,构建工业企业“1135”体系。加强专业招商、以商招商,探索供应链招商、金融链招商,深入推进招大引强,引进“5020”重大产业项目和“高大上+链群配”项目。
加速集群,形成“一带双核全域化”格局。以京九高铁为轴线、井冈山经开区和吉安市高新区为双核、其他10个县(市、区)为支点,各具特色的细分产业集群互为补充,集聚规模企业360余家,产业营收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6.7%。
以创新链铸强产业链,稳住企业“生命线”――
连续两年开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吉安活动,深入吉安市电子信息重点企业把脉问诊、答疑解惑,开展“一对一”对接服务。为红板电子、满坤电子、吉为科技以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争取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技术帮扶。全力搭建技术平台,加快成果转移转化。2020年新增电子信息类新产品43项,目前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创新平台34个,合力泰和红板(江西)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在持续产业突围中,吉安不仅培养了一个个单项冠军企业,合力泰、木林森、立讯智造成为3家百亿企业;而且多点开花,预计2021年移动智能设备及终端将超800亿元,LED、触控显示、电子电路板、5G制造达300亿元左右,细分集群发展强劲。
谋事――在服务中打造创新高地
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发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赣新”彩电,却一度在产业浪潮中搁浅,想再度崛起,弯道超车,绝非易事。
善谋者远,实干者成。谋事要实,从某种程度而言,对于成就一地之首位产业起决定性作用。吉安以“抓铁有痕”的谋事作风,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确保全要素向首位产业集聚,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我们感受到吉安人民干事的速度、温度、力度。”短短两三年,宇宙集团在吉安从2000多平方米的“办事处”到超30万平方米的“制造基地”,投产后年产值超20亿元,正是得益于吉安“保姆式”的服务。
一个项目,从落地到投产到经营“全流程”服务。建立精准帮扶机制,持续降成本优环境,落实领军企业“一企一策”,重点项目领导挂点,专班帮扶,将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60个工作日以内,在全省率先成立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
多重支撑,从金融到税费到人才“全要素”保障。出台首位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特惠八条”,统筹200亿元发展升级引导资金,深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2020年为企业减负150亿元,“庐陵英才”计划向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倾斜,与长江商学院合作举办“领航井冈”研修班,建成了国家级进出口机械电子产品安全检测中心,井冈山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封关运行。
善谋则善为,善作则善成。吉安以放眼天下的胸怀,一往无前的姿态,日渐铿锵的步履,向着首位产业蓬勃未来再次出征!(记者罗仁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