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赓续红色基因 推动乡村振兴 —— 遂川县红色名村创建小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63票  浏览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7月21日 09:54

遂川县被誉为“井冈山南第一县”,是我省33个“全红县”之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当地以党建为引领,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着力打造以新江乡横石村为重点的多个红色名村,让红色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红色精神“铸魂” 注入动力源

在草林镇毛泽东故居旁的军民同心馆墙上,“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几个大字警醒着后人自强自立、廉洁自律,形成了当地特有的红色文化。

红色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红色名村的力量源泉。

遂川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总结提炼出无私奉献、对党忠诚等一系列内涵丰富、特点鲜明的红色精神,为红色名村立根铸魂,打造了以遂川工农兵政府旧址、毛泽东旧居、遂万联席会议旧址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街区”;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出品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红色圩场》和现代京剧《碧血慈云》,在北京、南昌、吉安等地公演;编纂出版《中共遂川史》第一、二卷以及《遂川红色故事汇编》《井冈斗争时期的陈正人》画册等系列书籍。

红色阵地“塑形” 提振精气神

走进解放后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任书记陈正人的故乡——泉江镇大屋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热心地为前来咨询医保业务的村民详细解答,室内整洁干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一座陈正人陈列馆分外醒目……

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契机,该县坚持点上做精、线上落实、面上立标,全面提升基层服务场所整体形象,让红色名村从“点上好”到“面上优”。

按照“一村一景”的思路,注重适度适宜,合理布局,精心设计观览路线、物品展示、标示标牌、展板说明等内容,多方位多角度展现红色名村创建对象历史、文化、人文、自然之美。围绕“清、净、整、洁”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制度,全县309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注重将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革命遗址、红色党群驿站、红色教学点等进行连片打造,与绿色、古色资源充分融合,形成红绿相间、新旧相融的多彩新地标,让“红色名村”彰显时代新貌。

红色产业“健体” 焕发新生机

“当年长征先遣部队红六军团在村里休整时,村民们送去竹筒装的水和青菜,便于储存。”横石村井福康“红军菜”创始人陈传福说,“有产业才能让大家富起来。”

该县将红色资源和乡村振兴相结合,推进发展致富产业,助推餐饮、种养等行业全面发展,积极探索以红色名村创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

新江乡横石村建立支部引领,村干部和党员带头,种植大户、普通农户、贫困户共同参与的“一引领两带头三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建成井福康“红军菜”生产基地,竹筒酸菜、竹筒笋丝、竹香辣酱等产品远销省内外。

草林镇大坪村则积极做好“土地、林地、荒地”三篇文章,大力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引进龙头农业企业,种植3000余亩井冈蜜柚,今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预计达17万元。目前,10个红色名村创建对象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文/洪立炳、李书哲、郭湖明

顶:5 踩: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7 (1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93 (15次打分)
【已经有25人表态】
3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1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敖城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 下一篇:一段跨越87年的期盼终得梦圆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