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三女跳崖”发生地在哪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45票  浏览4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6月02日 14:52

1934年8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向湖南方向转移,红六军团留下部分队伍成立湘赣军区,在湘赣一带留守,牵制国民党军和掩护留下来的2000多名红军家属,在湘赣苏区的武功山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 当年12月,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莲(花)安(福)萍(乡)中心县委妇女部长李发姑与中心县委妇女干部刘断英、郁怡花带领一批红军家属隐藏在白竹坪,不幸被前来"清剿"的安福县保安团发现。三位女红军战士为了转移目标,掩护红军家属,引开敌人,被保安团追到白竹坪的看经岩悬崖边。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为了不被敌人活捉,3人毅然纵身跳崖。刘断英当场牺牲,李发姑、郁怡花身受重伤,后被当地群众救起,送往寺院抢救,谱写了"三女跳崖"的悲壮诗篇。 三女跳崖的故事早已传遍安福乃至全国各地,感人至深,留下壮丽革命篇章。但"三人跳崖"的那座石岩到底发生在哪里,说法不一,有说在泰山乡高峰的千丈岩,有说在章庄乡的罗家屋,甚至还有说在武功山金顶西面的鸡冠岩。

□马祝才

早在2007年,笔者为《传说武功山》编写搜集故事,和楼下村七旬老者彭尧荣到泰山乡的新水村新棚里采访,住在谢风池老人家里,晚上一起聊了很多关于武功山3年游击战的故事。

当年83岁的谢老见我对武功山的历史和红色文化颇感兴趣,决定不顾耄耋高龄,亲自带我们爬箕峰。我怕老人年纪过大,出了问题就麻烦了,拒绝他带路,可谢老精神饱满的说一定要去,我难以谢绝,只好同他一起上山。

谢老一路滔滔不绝,和我聊起了他家的家世。原来他祖籍是萍乡,清朝中叶,他祖父谢理全兄弟8人来到武功山白竹坪找副业,积累了一定的财产后,就在这里开办了造纸厂,生产草纸,主要用于武功山善男信女烧香。随着家产丰厚,兄弟8人在白竹坪买下几百亩毛竹山,除了采集造纸原料,还制干笋和卖原竹,并在白竹坪建起了几栋干打垒房子。谢老的父亲谢才佰生活在白竹坪一辈子,而他是1923年在白竹坪出生的。我无意中问起现在怎么没有在白竹坪居住,他深沉地说,白竹坪的房子早在1934年就被国民党白军烧毁了,当时他10多岁。我问起国民党白军为什么要烧他家的房子,他叹了一口气说,当时啊,很多红军家属住在他家里,男女老少好多人。说到此处,他还说,当时有3个女红军为了掩护红军家属,就是在看经岩被国民党保安团包围,无路可走跳下去的,结果牺牲了一个,两个身受重伤。但最后红军家属还是没有逃出厄运,被国民党白狗子杀害于白竹坪。下山途中,我问及看经岩具体位置,谢风池老人用左手朝下方指指,说就在下面三里的地方,今天天色已晚,下次再带我去考察。没想到,谢风池老人2009年就去世了,这番心结难以忘怀。

“三女跳崖”,这座岩到底在何处、长的什么样?今年“五一”小长假,我们决定到看经岩进行调查。我就和山里的朋友、谢风池的家人谢会昌联系,请他带路到谢风池的小女儿谢冬秀家,并聘请谢冬秀带我们去看经岩。第二天,我们从安福县城汇合后,直奔泰山乡鹿家垄,谢会昌早在公路边等候。由于山里是简易公路,车子开不上,我们步行十多里,一路上坡来到谢冬秀家。

在箕峰底下名叫新棚里的一条山冲,与看经岩相隔一条山脊,我们到达后就采访了谢冬秀,问起她父亲谢风池曾经和她说过的往事。谢冬秀说,白竹坪的房子被国民党保安团烧毁后,她们一家被迫到山下的泰山居住,过了几年才搬回到新棚里重新建房,自己就是在新棚里出生的。父亲说,白竹坪杀了好多红军家属,以后要少到白竹坪去。解放后土改运动,白竹坪里的山,因为怕划地主成分,手捧地契不敢要,被政府分给贫雇农了,以后一直没有要回来。

说到当年三女跳崖的事,她说父亲曾多次和她说过,这三位女红军是在白竹坪安置红军家属的干部。刚到白竹坪没几天就被保安团发现,为了引开保安团,保护红军家属,她们3人打着火把,沿着朝仙路向山下跑,后面保安团的士兵一路开枪追击,没想到到看经岩那里,山下又来了一股保安团,她们只得爬上了看经岩的寺院。两股敌人将寺院三面团团包围,除了看经岩方向,她们无路可走,决定铤而走险,往看经岩北向的西岭方向跳下,后面的事,她父亲谢风池也不知道结局如何。当朱记者问起三个女红军叫什么名字,谢冬秀说,当时她父亲不知道,直到解放后才知道是洋溪的那个李发姑她们。

在谢冬秀家用过中餐,我们5人出发前往看经岩,一到山脊就看到了当年的朝仙路。《武功山志》载,明清两代,这条山路是善男信女上武功山金顶朝仙的古道,由石板铺就,沿路有接仙庵、古泉井、尊道亭、大小竹篙岭、麻糍石,直通箕峰玉皇殿,然后由箕峰下五里筝至图坪,再由图坪上金顶,那时节,游人络绎不绝。因年久失修,而今古道上的石板大部分被山水冲走,路的两旁毛竹、杂木倒塌,多处掩盖了古道,难以行走。一路上,谢冬秀和谢会昌在前面用柴刀开路,我们随后而行。没走多久,大概半个小时就来到看经岩那座山头下。爬到山顶,一座古寺的遗址展现在眼前,占地面积之大,估计有几百平方米,倒塌的石梁石柱散落在地上,虽然遗址上竹林掩映,但可见当年寺院香火的兴盛。我们无心考古,忙问看经岩在哪里?

谢冬秀指指寺院遗址的后面,说后面就是看经岩。我们迫不待及往寺院后面走,一看山势实在陡峭,无法下去,在岩上琢磨半天决定用无人机下去拍摄。由于竹林密盖,请谢冬秀她们将几株竹子伐倒,这才留出一小片天空。我们将无人机升起,飞到悬崖前方,然后慢慢降落,终于,看经岩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聚在遥控屏幕前,仔细观察,目测这看经岩约二十多米高,两边的石壁光溜如镜,中间的一条山涧也是无法站人,而岩下的山涧树木参天,根本就无法看到底,当年敌人也无法下到山底寻人,总以为是三个女红军逃走了。无人机上下左右拍摄,为的是把这里的山形地貌尽量弄清楚。

根据多年前谢风池老人的讲述,这次谢冬秀回忆父亲交代的故事,加上我们实地勘察的现场,回到家中对照史书上记载的文字和查阅清同治十一年的《安福县志》,我们疑为:1934年12月三女跳崖的位置就在白竹坪沿朝仙路下三里处的看经岩;白竹坪是部分红军家属被害的现场。

顶:8 踩: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 (4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2 (42次打分)
【已经有45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6票
无聊 无聊
9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花海随想
  • 下一篇:峡江夜市消费成为新时尚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