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良坪林业专业合作社畅销“山里货”
吉安新闻网讯 按说,靠山吃山,但真要吃到嘴里,却非易事。近年来,泰和县中龙乡良坪村以林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修林区公路,发展林下经济,扩展销售渠道,真正让背靠大山的群众能够靠山吃山。
良坪村距县城60多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毛竹、茶油、竹笋等宝贝更是不少,但是长期以来“山里货”运不出、卖不掉,成为群众小康路上的“拦路虎”。
“一根竹子卖几块钱,从山上背下来,还不够一天的工钱。没人做这不划算的生意,眼睁睁地看着毛竹烂在山上。”该村支部书记王显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边是群众生活贫困,一边是大量的宝贝浪费。如何破题?王显仁找到村里的能人,把成立专业合作社的想法告诉大家。这一下,说中了大家的心声,纷纷响应。不久,他们请来林业专家,评估林地,并确定以每亩林地2000元的价格入股。
但是,山路难行,毛竹还是运不出来,开通林区公路的呼声日益高涨。2017年,良坪村借助县林业局10万元的项目资金,修了一条通往林区的4公里公路,贯穿两个村小组。路一通,毛竹、茶油、竹笋等山里货纷纷走向市场,成了市场的“香饽饽”。
看着毛竹“变废为宝”,群众的积极性高了。趁着这个好势头,合作社向上申请毛竹、茶油低改,带领群众发展林下经济。“我30亩林地参与低改,每亩获得400元的补贴,一下增收1万多元。”脱贫户罗曰坤不仅入股合作社,还参与公益林和村里道路的维护,日子越过越好。
如今,合作社以每吨480元的价格收购群众毛竹,一年可收购400多吨,还收购群众茶油、竹笋等“山里货”,促进群众增收。不仅如此,乡里积极引进毛竹加工厂,推动毛竹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昔日贫穷的小山村在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文/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罗仁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