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用双手与困难抗衡

热度134票  浏览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4月12日 18:02

初春时节的遂川县新江乡横石村,层层叠叠的青翠茶园一眼望不到边。茶农们头戴斗笠、腰挎竹筐出没其间。鲜嫩的茶尖,随着双手上下翻飞。

“纯有机种植的茶叶,生长周期会长些,采摘前就有上海、上饶等地的老客户预订了。现在建了微信群,在群里发布采茶的时间和人数,周边的劳动力都会来干活。”茶园的承包者——村里的种茶大户杜造海,向记者介绍。

谁能想到,如今眉宇间满是自信的他,几年前却成天沉默寡言,忧心忡忡。

5岁那年,杜造海的母亲去世,23岁时,父亲又离他而去。他外出务工多年,好不容易娶妻生子,有了温馨的家庭,可房子又不幸被一场洪水冲毁。2014年,杜造海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是坐等政府的救济,还是重新开始再创家业?面对磨难,杜造海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用自己的双手与困难抗衡。2014年,听说村里有57亩闲置茶园的消息后,此前毫无种茶、制茶经验的他想承包下来,却又有些担心。苦闷之时,遂川县人民法院派驻横石村第一书记罗威威给了杜造海信心。他对杜造海说:“你好好管理,技术、销路我们一起想办法。”

在扶贫干部的鼓励下,杜造海圆了创业梦。他不仅常去拜访同乡种茶大户,虚心探讨种茶经验,还去周边的五斗江乡、汤湖镇等地取经学艺。通过系统学习,杜造海全面掌握了茶叶的种、管、采、制技术,并经常请县里的农技员来指导病虫害防治,茶园效益很快有了起色。从2014年到2015年,他除了打理好最初承包的57亩茶园外,还通过乡政府的帮助,申请到20万元贴息贷款,另外又承包了88亩茶叶基地,一下子成为当地闻名的茶叶种植大户。

为了打开销路,杜造海加盟了电商脱贫工程“邮乐购”,不仅通过电商卖茶叶,还到周边村民家收购酸菜、花酥、地瓜干等农特产品,让山货插上电商翅膀,飞向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20余万元。

2015年,杜造海主动申请脱贫退出。脱贫后,他不忘带动周边乡亲,成立了遂川新江鑫绿茶叶专业合作社,吸收50余户贫困户入股。每逢茶叶采摘高峰期,用工可达200余人,平时在基地固定工作的贫困户,月收入超过1500元。

2018年,杜造海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如今,走在致富路上的他,劲头越来越足。去年年初,因疫情影响,茶叶销售遇冷,他没有气馁,而是一方面积极与广东、福建等地的经销商联系出货,另一方面主动对接消费扶贫政策,通过县商务局等部门销售茶叶。同时,他还试种了4亩大球盖菌,亩产达1500多公斤,仅此一项便增收10万余元。

“我和制茶师傅估算过了,今年产茶量要突破1000公斤。同时,我还利用基地位于林区的地理优势,引进了12箱蜜蜂,已经开始产蜜。茶园边也修好了鸡鸭圈,准备买一批鸡鸭苗搞‘林下经济’……”对未来满怀期待的杜造海,继续筹划着前行之路。(李书哲 记者 李 歆)

顶:7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9 (4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71 (38次打分)
【已经有41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7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菌菇专家种植大户“抱团”谋发展
  • 下一篇:黄洋界:革命精神耀后人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