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昔日污染环境 如今美化村庄 永丰塘头村养猪场变成农博馆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94票  浏览3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6月02日 18:48

吉安新闻网讯(刘小莉、戴金婷)“爷爷,这是什么?”“这是煤油灯,以前没有电灯,晚上只能点煤油灯照明。”5月28日,永丰县佐龙乡罗富村农博馆里,一个白发老爷爷指着挂在墙上的煤油灯给小孙子讲起了“历史课”。

罗富村农博馆位于永丰县佐龙乡罗富村塘头自然村口,建于2018年,占地近300平方米。馆内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分生活工具、生产工具、陶制品等多个展示区,陈列了150余件农耕时代的老物件。农博馆开放以来,吸引各地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前来参观学习,俨然成了当地农耕文化学习基地。

农博馆前身是村民刘秋平办的养猪场。由于猪肉市场行情不错,2015年,刘秋平在村里办起了养猪场,最多时年出栏300余头,收入达20万元。但开办养猪场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不少村民反映养猪场污染环境,影响村容村貌。2016年,为响应中央环保相关政策,配合政府开展畜禽整治工作,他果断关停当时效益还不错的养猪场;听说村里打算选址建一个农博馆,他立即将厂房无偿租赁给村委会建设农博馆。从此,臭气熏天的养猪场,变成了古色古香的农博馆。

场地问题解决了,框架搭起来了,展品收集成了摆在干部们面前的难题。“所幸村民们给力。随着农博馆的竣工,大家纷纷给予支持,把家里那些压箱底的老古董请出来,东家捐纺车,西家捐老陶瓷……无偿捐赠给农博馆作为展品使用。”罗富村党支部书记刘子合说道。有了村民们的鼎力相助,农博馆很快办起来了。

走在环境清幽的农博馆内,触摸着展台上一件件承载厚重历史的老物件,木犁、纺车、练泥机……笔者眼前闪现出一幅幅鲜活动人的农村劳作图景。该馆通过实物展示,结合墙体画、农耕文化展板,勾勒出一幅立体完整的农耕时期农民生产生活全景图。农博馆向公众开放以后,由于其独特的历史解读、文化传承功能而备受大家青睐,渐渐成为很多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感受农耕文明的教育基地。馆内可以看到许多小“红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馆内的农耕文化展品,伴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不时发出啧啧赞叹声。

“我以前是在景德镇做陶瓷学徒的,看到馆里展示的各种老陶瓷和陶瓷制工图,了解到村里悠久的陶瓷文化,心里倍感自豪。我想回到家乡筹办陶瓷厂以及制陶体验馆,继续把我们村的陶瓷特色发扬光大。”在外务工的刘子青眼里闪烁着光芒高兴地说。农博馆不仅承载着大家对古时农耕文化的集体记忆,同时也把村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了一起,时刻激励着有为人士返乡创业的热情。

近几年,在乡、村两级干部带动及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塘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点。走在村子里,规划合理、风格统一的特色小楼房;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功能齐全的休闲广场、篮球场、游乐园等基础设施让人眼前一亮。随着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永丰县将乡村文化振兴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将村史馆建设作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常抓不懈,对传承农耕文化,留住最美乡愁,增强文化自信起到重要作用。

顶:5 踩: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93 (2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1.08 (25次打分)
【已经有29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2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落马43天后 永丰县原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裴雷被逮捕
  • 下一篇:永丰:科技创新助企业加速跑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