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区·温馨家园”的创建排头兵——记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吉州区文山街道党工委
□本报记者罗昊
在吉州区文山街道西苑社区,“微心愿”被点亮、一对一帮扶被推广、企业家帮客纷纷进驻,社区居民辛福感和满意度不断上升,极大提升了基层党员在居民心中的形象。西苑社区作为吉州区文山街道“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活动中的典范,在6月29日召开的全省“七一”表彰会上文山街道党工委获得了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
目前,文山街道汽运小区附近正在进行拆迁改造,方案启动之初,正是在小区部分退休党员职工们的配合下,才得以顺利开展工作。刘胜珍是该小区退休职工党支部书记,她带着同事们配合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为拆迁户宣传解读国家政策,主动为拆迁户做工作,汽运小区拆迁安置前期工作圆满完成,100多户居民分成两批安置,原汽运公司汽车修理厂被改建成了一个集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助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既提供了保健、洗衣、家政、理发等便民服务,还结合城市精准扶贫,将便利店无偿提供给困难居民经营,打造就业创业平台。
文山街道的机关党员们还定期到挂点社区参加居民说事会,深入到群众中去访富问计、访贫问苦,为民解忧。街道还建立了一口式便民服务大厅,将劳动保障、民政救助、计划生育等原来分散办公的部门集中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同时,社区与街道一口式平台对接,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在小区建立6个便民代办点,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代办服务。
思源社区是文山街道下一个新成立的社区,居民大多为赣西堤拆迁安置的住户,这个新社区经过基层干部和社区党员的努力还诞生了宜家帮忙团这样的社会公益组织。从不相识到成为街坊朋友,社会组织的党员们起到了关键作用,发挥出引领凝聚作用,配合社区工作,将各方党员群众纷纷集合到社区、社会团体中来,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草根领袖”来形容他们一点不为过。
可是谁能想到,这个宜家帮忙团是从一个广场舞队发展而来?拆迁安置之初,社区居民互不相识,但是广场舞却把大家凝聚到了一处,随后以老党员李明钦等一批群众便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宜家帮忙团,他们发现几天没有出门活动的老人生了病,为其联系家人;他们安抚因为停电被困在电梯里的老人小孩,助其脱困。
正是有了这些社区党员的主动作为,基层社会党组织才能不断在群众当中闪光出彩,吉印小区的文化墙离不开他们,西苑帮客一对一帮扶离不开他们,社区里爱心助学离不开他们,那些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更离不开他们。
记者在文山街道采访时真切地感受到,文山街道上下有那么多优秀的基层党员和热心群众为大家默默奉献,传承着红色的基因,抒发着为民的情怀,他们那种亲民、为民、富民、惠民、安民的品质,不就是最好的先进榜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