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瘫痪 儿子患病 青原一家庭陷入困境
胡凤莲给丈夫按摩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受过多少教育,却24年如一日地照顾高位截瘫的丈夫,用行动和责任谱写着风雨同舟的人间真情。她,家徒四壁,生活仅靠低保维持,却不抛弃,不放弃,默默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她,就是来自青原区河东街道赣江村委会的胡凤莲。
11月15日,在向导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胡凤莲家。屋外看去,一层低矮的水泥楼房只有50平方米。屋内,陈旧的桌椅、洗的发白的床单,胡凤莲的丈夫肖伙苟平躺在床上,旁边睡着一个1岁左右的小女孩。“这就是胡凤莲的孙女,平常都是由胡凤莲带着。”村主任向记者说道。
肖伙苟告诉记者,妻子陪同大儿子去医院看病了,中午才能回来。“这么多年,辛苦她了,跟着我辛苦了一辈子,照顾我24年了,一句怨言都没有。”
原来,在1992年11月26日,肖伙苟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不省人事。至此,肖伙苟的腿部永远失去知觉,腰部以下也没有了知觉,成了高位截瘫的大病号。在医院住了大半年,肖伙苟的病情依然不见好转,可医药费却花了好几万。无奈之下,肖伙苟只能回家养伤。他的伤,因为伤到骨髓,怎么也不见好转。胡凤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难道丈夫就要天天躺在床上度过余生吗?的确,丈夫一躺就是24年。
躺在床上的肖伙苟连简单的翻身都不能,大小便失禁,任何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要妻子照顾。多少次,她一个人披星戴月,来到村头的水塘为丈夫洗尿布。多少次,她一个人背着丈夫和孩子流泪。又有多少次,她一遍遍地为丈夫祈祷,希望丈夫能好起来。她养猪、养鸡、养鸭,换来的辛苦钱,就为丈夫抓药。她辛苦种田,把卖谷的钱,为丈夫买营养品。在她的世界,病重的丈夫是她最放心不下的人。
伺候病人时间一长,胡凤莲成了半个医生。早先,丈夫身上的褥疮颜色发黑。因为长期躺在床上,肖伙苟的腰部生了三个茶杯口那么大的褥疮,经常流血流脓,腥臭难闻。看到丈夫如此受罪,胡凤莲的心在滴血。“一定要坚持下去,他能活下来,已经是上天的眷顾了……”她用干枯的手,羸弱的肩膀,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好心的医生看到胡凤莲不容易,心疼地说:“胡大姐,你丈夫的褥疮这么深,这么大,医院都很少见到,你现在就“死马当活马医吧。”她用医生所教的方法,先用红花油清洗伤口,再放上消炎粉,加点白糖收缩伤口,最后盖点扑粉,用纱布包裹着,隔一天换一次。刚开始,黑色的创面由黑转红,一点点收缩,一点点愈合。三个茶杯口这么大的伤口,终于愈合了。
“能为他解除病痛,哪怕是一点点,都足以让我感到欣慰。”胡凤莲平静地说,“我甩手了,谁来照顾他,我们夫妻一场,这么多年,他为家庭一直操劳,现在轮到我照顾他了。”
其实,胡凤莲这些年来也是重病缠身,双眼高度近视,视网膜发生病变。手臂在劳作的时候摔伤,每到刮风下雨便隐隐作痛,可是,她不敢躺下,不敢花钱看病,她害怕自己病倒了,谁来照顾丈夫。
今年78岁的赵招秀,是胡凤莲的老邻居。她说,这些年来,胡凤莲要伺候公婆,照顾丈夫和孩子,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个人。天不亮,就一个人担着满满的一担牛粪到田里,头发全被霜打湿了。这20多年,我们乡里乡亲看在眼里。胡凤莲常常说:“他活着一天,我就要全力照顾他一天,他一个病人不容易,我就是想让他好过一点,开心一点。”
然而,生活似乎总是和胡凤莲作对。丈夫躺在床上24年,失去劳动能力。大儿子肖春华在2003年查出患有肝病,至今尚未痊愈。前几日,又查出患有其它病症。一家人,两个大病号,实在是让胡凤莲难以承受。在此,本报记者呼吁社会爱心人士能伸出自己的双手,帮帮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爱心账户:18305000110001127 肖伙苟(农商行青原支行)
爱心电话:13097060895 肖春华
■曹道勋、本报记者刘丽萍、实习生贺晨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