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好闺女”——记万安宝山敬老院院长杨水香
□谢星星、廖江华
“杨院长,杨院长……”万安县宝山乡敬老院83岁老人谢丁仔躺在床上,在一生弥留之际,嘴里仍喃喃念着那位一直在病床旁悉心照料她的院长。杨水香怕老人孤单,整整守候了一天一夜,陪伴老人安详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杨水香在2007年通过竞聘担任万安县宝山敬老院院长,扎根偏远山区10年整,成为敬老院里老人的“贴心好闺女”。
“孝”为本,以诚相待换真情
敬老院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组合,由于不同居住条件、不同生活习性,老人们的素质参差不齐。70岁的院民曾惠秀老人因病卧床两个多月,表现很烦躁,为了让老人精神上得到安慰,杨水香就陪了老人两个多月;79岁的老人赖八招严重便秘,每次排便都十分痛苦,杨水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用手帮助老人疏通;72岁的老人王国屏晚上突然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加上“三高”,危及生命,杨水香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往医院抢救。杨水香对老人的孝心,老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杨院长对我们很关心,我们在这里玩得好、吃得好、休息也很好,真是个好院长。”70多岁的任银秀老人说,杨水香比自己的亲闺女还亲。
“爱”当头,以院为家倾心血
每年的节假日,杨水香都在院里度过。2018年春节,新婚的女儿女婿前来和她商量,希望她回家过个团圆年,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她都无法满足。
“10年来,过年、过节,杨院长从未回家,没有在家吃过一顿团圆年饭”,这是院里老人经常说的。其实,杨水香又何尝不想一家人过个团圆年,但她不能。她说,院里的老人更需要她,需要“团圆”。
在敬老院,老人和同事都戏称她为“勤杂工”,但她却很乐意做这个“勤杂工”。修马桶、钉门窗、水管堵漏、绿化、护理等等一系列脏活杂活,她都亲力亲为。上级分配给院民的补贴,从牙膏、牙刷到床上用品,从油、盐、酱、醋到大米、蔬菜,她都精心安排,从不乱花一分钱。为了弥补经费不足,她在敬老院四周栽植了金丝枣、井冈蜜柚、花生、大豆和花草,既美化绿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同时,她还在敬老院周边修筑了鸡舍和猪圈,年创收3万多元,提高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
如今的宝山敬老院环境优美舒适,院内院外干净整洁,庭院经济红红火火,老人相互和睦相处。宝山敬老院被省民政厅授予“三星级敬老院”。她个人先后荣获“全国孝老敬亲之星”“市十佳‘三院’院长”“市养老护理员标兵”等30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