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暖新闻·江西2018】为感恩和回报社会 万安贫困户父子自愿捐献遗体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江西网   发布者:admin
热度118票  浏览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8年9月19日 09:34

李云鹏(右一)与儿子合影

李云鹏正在田间劳作

李云鹏正在田间劳作

中国江西网万安讯 通讯员邱哲、肖睿静、章燕报道:“自愿无偿捐献全身器官,是我感恩党、回报社会唯一可以自慰的、多少有点斤两的行动。”近日,万安县麻源垦殖场贫困户李云鹏带着25岁患有智障的儿子,来到万安县红十字会,两人一起郑重地签下了《遗体捐献承诺书》,双双成为了遗体捐赠者。李云鹏是一位普通农民,虽然常年面临穷困和病痛,却能保持乐观豁达、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他对社会充满感恩,用无私奉献书写了人间大爱的诗篇。

感恩社会,传递大爱

与儿子一起捐献遗体,这一不平凡举动的背后是李云鹏顶住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和对儿子的深深愧疚所作出的决定。有人不理解李云鹏,捐献器官为什么要拉上儿子一起? “我曾和贫穷困窘一道低伏尘泥/是党和国家给我以春天/让我身上落满花瓣/我由此思量欲取结草衔环……”从李云鹏写的诗歌《让生命重回大地》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字里行间,是对社会无尽的感恩之情和对生命的洒脱。

李云鹏生活中历经波折,大儿子出生6个月时,因一次意外的高烧患上脑膜炎并成了智障儿,生活一直不能自理。2002年后,他又先后患上了面肩肱肌型营养不良症和降结肠癌,正值壮年的他几乎丧失劳动能力。正是在政府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下,日子渐渐好了起来,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念头:尽自己的能力去回报社会。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云鹏看到电视上播出一则有关捐献遗体治病救人的消息,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去帮助更多的人重获新生。“一定要回报社会,为生命画上完美的句号。”在签完捐赠承诺书后,李云鹏拨通了正在上班的妻子的电话。“只要你能开心幸福,我也替你开心。”妻子在电话中说道。看着自己的心愿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并将实现,李云鹏脸上终于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自强不息,奋力脱贫

虽然穷困,但李云鹏坚定要做生活中的强者。他从不等靠要,依靠勤奋和汗水实现脱贫致富梦想。“当贫困户不是什么好名声,我一定要早点甩掉这个帽子。”从一开始,李云鹏就下定了这个决心。他主动争取果业栽培培训班学习指标,认真学习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凭借他那个病痛、瘦弱身躯硬是支撑起了一个7亩的橘园和2亩的橙子园,每年收益1.7万元以上。2016年,他毅然申请贷款率先安装功率3.12KW年发电量1500度以上的光伏微型发电站。“要想脱贫,不拼怎么能行?”身材瘦弱的他还担任着村里清洁员,妻子在附近的胶板厂做工。通过自己辛勤的汗水,他的家庭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1万元猛增到2017年的近4万元,顺利实现脱贫。2017年,他曾荣获村级、场级“脱贫先进户”荣誉称号。春节来临前,他自己写下春联:用举鼎之力倾满腔热情脱贫摘帽话丰年,拼全身志气注全部智慧点滴党恩记心间。

在困难面前,李云鹏没有退缩,更没有等待,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敢于人先,在原本灰色的生活中奋力涂上绚丽的色彩。他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激之情,通过捐献遗体器官,无私奉献自己,传递大爱,成为了万安新时代文明使者。

顶:6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89 (3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9 (31次打分)
【已经有37人表态】
10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万安窑头稻龟共养打通致富新路
  • 下一篇:万安县河西自来水厂施工挖断路面 影响居民通行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