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回引”能人筑梦乡村
江西吉安网讯(记者胡蒋霞)“以前靠天吃饭,郭书记回村后,大家跟着他学技术、搞产业,现在是靠自己的双手抱团致富。”近日,万安县潞田镇东村村民张先生对记者说,如今的东村大变样,村里各种产业蓬勃发展。
自从该镇党委把在外务工的能人郭益煌“回引”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在郭益煌的带领下,东村采用“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入股康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东村富源蔬菜种植基地,投资发展光伏发电、生态鹅养殖等产业,并与该县园区企业协讯公司共建扶贫车间。目前,该村面貌焕然一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该县迅速贯彻落实,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新模式,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进外出务工创业能人返乡创业富民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三四五六”工作法,通过打好“回引”能人治村“亲情牌”,将在外务工成功人士、返乡致富能手等优秀“乡土人才”吸引到村“两委”挂职、领办新兴产业,激发党建活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村强民富。
“三大渠道”建台账,做到“底数清”。该县将各种能人划分为管理型、技术型、致富型、经营型等类型,从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学历年龄、户籍等方面制定具体标准条件,通过逐户排查、走访座谈、驻村帮扶3种渠道挖掘各类能人。目前,全县共有550余位能人纳入了信息库,并全部建立了能人档案。
“四种途径”广引导,实现“回得来”。该县通过宣传、联络、走访、座谈等形式,多管齐下引导外出务工创业能人返乡创业富民。利用统一印制倡议书、党员干部微信群、县广播电视台等渠道平台广泛宣传动员;对纳入台账的人员进行“点对点”宣传动员;召开外出务工人员谈心座谈会、恳谈会,面对面座谈;采取集中面试,实地查看业绩,征求综治、卫生计生等单位意见,乡镇党政班子集体研究等整套程序,把能人真正选回来、用起来。目前,全县共引进外出务工创业能人268人,其中挂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78人,挂村(社区)委员会副主任139人。
“五项举措”强素质,力促“干得好”。该县积极建立完善教育、培养、帮带、管理等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外出学习取经、进行压岗锻炼、实行结对帮带、举行述职评议5项举措,不断提升挂职能人的综合素质。党的十九大以来,县乡两级累计开展各类培训60余场次,培训回归能人1000余人次。
“六大保障”优待遇,确保“留得住”。该县通过提供创业扶持、拓宽发展空间、落实报酬待遇、建立关爱制度、注重表彰激励、强化宣传引领6项专门政策,多管齐下落实待遇保障,让挂职能人安心在基层建功立业。目前,共有50余位回乡能人享受了创业贷款贴息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