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网络媒体走转改】小山村大变化 ——万安农村建设小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65票  浏览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8年9月19日 09:34

□邱文

“一年没回来,水泥路直接铺到家门口,文化广场也建好了,环境也干净整洁了。”万安县五丰镇棉津村一个刚回来的外地务工者高兴地说。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万安县委、县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战略部署,全县村镇都依托自己的资源,突出特色,全力打造美丽乡村。

迈着步伐搞建设

现在的万安县,走在乡村小道,到处是欢声笑语,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焕然一新。每个村都有特色,每个村都有亮点。该县抓住脱贫攻坚的契机,求创新,抓创建,做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高陂镇高陂村,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村庄一举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农民画村。高陂村真正做到了有特色、有亮点、有创新。五丰镇棉津村,从一个贫困的“世外桃源”到现在的红瓦白墙绿水相映成趣,青山碧水蓝天相得益彰。这些村落只是万安众多乡村中的一个缩影,各地借助自己的天然优势,一个个新村、亮村正在创新的大潮中悄然而起。土房成群无人住,荒草连片鼠成窝的场景已是昔日光景。

乘着春风奔小康

万安县是一个国家贫困县,地处罗霄山脉。七水两山一分田是万安的真实写照。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该县创新建立第一书记工作法,派党最靠得住的同志入驻村里,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将党中央的政策宣传落实到每家每户。

该县充分发挥“绣花”精神,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为他们想办法,谋出路。做到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很多年轻人抓住脱贫的春风,不等不靠不要,在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的指导下自己搞产业脱贫。“我不仅要自己发家致富,我还要带动周边的乡亲一起脱贫奔小康,做一回真正的农民老板。”这是万安县潞田镇的郭洪刚在2017年12月“感动万安”脱贫攻坚人物颁奖晚会上的讲话。他率先在帮扶干部的指导和帮助下流转村里87.3多亩土地种何首乌。然后带动周边种植600多亩何首乌。一年纯收入达到50多万元。并带着村民一起脱贫奔小康,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路子活了,生活变了,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了。

跟着改革立新规

2016年9月以来,针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攀比斗富等陋习,万安县将移风易俗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的重要举措,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综合施策,从根源上开展全面整治。该县率先成立了党员干部带头推动移风易俗。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群众团体组织的作用,深入农村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农民提高鉴别是非、美丑、荣辱的能力,倡导健康、文明、积极的生活方式。

现在走在村里聚众赌博的现象不见了,到处都是人民群众在村产业扶贫车间里忙碌的身影;办喜事发愁现象也消失了,村里谁办喜事也是按照红白理事会章程,由红白理事会同意操办,不用再为天价彩礼担忧,也不用为新人旧俗的矛盾发愁。立新规除旧俗,乡里邻亲的矛盾少了,见面笑脸相迎。“这次结婚包括彩礼也就花了1万多元左右。”刚办完喜事的新郎满脸幸福地说道,“前两年很多人想到结婚就头疼,现在新的习俗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

如今,一幅幅别样的农村景象正在万安如雨后春笋般悄然而起。

顶:8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8 (4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8 (50次打分)
【已经有49人表态】
11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8票
搞笑 搞笑
6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万安县财富广场化粪池堵塞 致附近路面粪水横流
  • 下一篇:万安依法治理“不孝行为”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