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强基础发展产业促增收 安福依托党建优势加速小康进程
江西吉安网讯(王超、彭黎)近年来,安福县以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脱贫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唱响全面小康主旋律。通过发挥党建优势,目前,该县已成功让6个“十三五”贫困村顺利出列,4473户、14285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
脱贫效果好不好,产业发展好不好,关键看村党支部。为解决村党支部引领贫困户脱贫能力不足、效果不好的问题,积极发挥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该县经过认真调查,在县直各单位中选派业务能力强、思维开阔、责任心强的党员班子成员,选派到全县31个“十三五”贫困村和19个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中去担任“第一书记”,加强这些村的党支部力量,积极引导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各乡镇党委选派本乡镇的优秀党员到其余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了行政村“第一书记”全覆盖。
选派的“第一书记”到村里后,积极熟悉村里的贫困户基本情况,因地制宜为贫困户制订了脱贫计划,为他们选择了一至两个好的产业。哪家的鸡得病了,哪家的田被水淹了,哪家的劳动力不够了,“第一书记”都能第一时间知晓,并第一时间与村干部协同解决。他们还利用自身的工作优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补齐村里基础设施不完善这块短板,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带来了基础支持。县教体局执法大队长张赣秋在2016年竹江乡店上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就利用自身优势联系到了南昌东旭投资集团董事长陈东旭先生,争取到了企业捐款30万元资金,用于该村文化活动中心场所建设,为该村村民提供文化精神粮食。
靠“第一书记”的力量去解决一个村的脱贫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党员干部的共同发力,与贫困户同心同德打赢这场脱贫硬仗。为此,该县精心安排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党委的广大党员干部每年与2000户贫困户结成产业帮扶对子,依靠该县山林、田地面积多的优势,帮助贫困户发展高产油茶、井冈蜜柚、龙脑樟、毛竹种植、牛、羊等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后,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在落实帮扶对象后,广大党员干部立即下到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一起商量适合发展的产业。党员干部根据贫困户家中劳动力的情况,积极与县工业园企业对接,在产业还未发展起来前,介绍他们到园区务工获得务工性收入,从而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脱贫效果。自帮扶结对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广大党员干部力所能及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帮助其发展养殖、种植等产业,争取了200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为4000户贫困户提供了资金支持。
眼下,该县正继续发挥党建优势,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大潮中去,年内可将剩余的25个“十三五”贫困村完成出列,2799户、7338人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8%以内,加速全面小康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