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破茧化蝶焕新生——万安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纪实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25票  浏览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8年9月19日 09:34

□许斌、晏宝蔼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制约万安农村发展的“瓶颈”。过去,该县由于农村党组织“无钱办事”,导致基层党组织“有心无力”,服务能力不够强,工作运转不够快,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好。

“破茧”刻不容缓。近年来,万安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硬指标和强村富民的“金钥匙”,大力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组织变股东“三变”改革,2015年以来,全县已有47个“空壳村”成功“摘帽”,其他非“空壳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平均增长均在30%以上,累计带动53417人脱贫,其做法得到省长刘奇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唤醒沉睡资源,增强“内力”

“库汊建成后,能为村集体带来每年超过5万元的收益。”在五丰镇棉津村,党支部书记许小列对笔者说,村里充分利用现有的万安湖库区资源,在挂点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40余万元新建了一座水面面积200亩的库汊,打造集养鱼、垂钓、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

万安县充分挖掘村域内山、水、林、土地特别是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四荒”资源潜力,采取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做活土地文章,增加集体资产收益。对村集体所有的门店、仓库、房屋、设备以及小农场、小林场等集体资产资源,积极整合、盘活,采取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

潞田镇寨下村流转山地5000余亩,吸引外资建设“龙海黄金茶基地”,村集体仅管理费每年可获得3000元至5000元;潞田镇东村村通过出租老村委会办公楼、流转集体山场林地等资产资源,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到1.2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激发“活力”

五丰镇西源村是万安县传统手工腐竹制作“第一村”,该村通过外包村集体腐竹厂,强化腐竹生产销售服务管理,注册西源腐竹商标,拓宽销路,引导村民做大做强手工腐竹特色产业,村集体每年可增收2万元。

万安县围绕发展中药材、有机茶叶、井冈蜜柚、特种水产、高产油茶和毛竹低改等富民产业,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或通过入股分红,或通过统购统销,或通过服务管理等方式,着力推动形成“一村一品”,并从中获取收益。

夏造镇上造村牵头成立上造村永福肉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进行经营,村集体每年入股分红上万元。沙坪镇长桥村集中种植60亩井冈蜜柚,采用“支部+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将25户贫困户全部捆绑至该基地,除去管理和运营成本、贫困户分红外,每年村集体经济可增收1万元左右。

探索新型模式,巧借“外力”

高陂镇高陂村依托田北画村旅游产业,将土地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发展体验式农业,年收入近1.8万元。枧头镇建村村借助村域内的“花花世界”旅游观光休闲园项目,大力发展劳动中介服务,并围绕餐饮、农家乐等旅游配套设施做文章,项目建成后年收入将达到2万多元。

万安县依托民俗民间文化、自然条件、农特产品资源优势,主动融入旅游发展,通过发展农家乐、红色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等,实现旅游增收。依靠县城、圩镇、国道等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餐饮、住宿、中介等第三产业,在为各类主体提供服务中获取收益。

此外,该县各地通过吸引外资,招引企业入驻,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水。如芙蓉镇龙溪村依托当地劳动力等资源,引进宇翔红薯加工厂、龙溪利群制鞋厂等企业至村委会,村集体年效益可达7万余元。积极创新思路和方法,用好用活各类扶贫项目资金发展长效产业。目前,该县已有61个行政村安装了20至40千瓦不等的光伏发电设备,每年可增加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

顶:5 踩:1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54 (3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8 (32次打分)
【已经有39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7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温暖的脱贫组合拳——江西联创宏声万安电子有限公司帮扶贫困村小记
  • 下一篇:万安“花花世界”主题景区用“大地艺术”带动乡村休闲旅游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