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谱新篇——万安强化理论学习推进社会发展走笔
□许荣斌
万安,吉安市南端的一个小县。如何能以小见大、做大做强?学习是撬动发展的强力杠杆!
万安党政一班人,不等不靠,步履铿锵,落实中心组学习等四项学习制度,抓好向先进、向群众、向网络学习的三大方式,开拓脱贫攻坚、重点工程两个实践平台,倾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机关,形成了以学促干、边学边干、以干促学的良性循环。
学习,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吹拂在万安这片热土上,激起了一阵又一阵干劲十足的“涟漪”,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建章立制,让学习成为常态化
9月8日上午,该县县委中心组成员聆听了市委讲师团团长孙媛凤所作的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报告,大家听得认真、记得仔细,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这是该县理论学习步入常态化的生动写照。
该县突出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龙头抓手,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学习计划、内容、时间和形式,提出学习要求,制定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万安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学习制度。同时,强化学习要求,做到“五个一”,即有一本专用学习笔记本、精读一本政治理论书籍、作一次重点发言、撰写一篇理论调研报告或学习体会文章、为机关或基层党员干部作一次学习辅导报告,为理论学习提供了强力保障。
该县年初制定下发了中心组理论学习意见,安排学习13次,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学习次数,目前已经学习10次。
丰富载体,实现学习无“死角”
今年5月,长征源合唱团走进万安,用音乐会的形式带领现场1000余名领导干部群众重温红军长征那段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学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引起了强烈共鸣。
像音乐会这样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学习方式成为该县提升学习效果的有力抓手。学习中,该县紧扣中心,突出重点,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学习内容涵盖政治理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全领域。县财政每年安排5万元专项资金,采购各类理论书籍资料,定期或不定期发放,不断引导领导干部从“蜻蜓点水学”向“综合系统学”大转变。
该县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讲话精神作为理论学习的核心内容。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发放讲话读本4700余册,邀请市委讲师团教授进行深度解读,确保学习到位,深入人心。
学习方式注重创新,形式多样。该县以“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邀请省市党校、讲师团专家、教授作专题报告;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到内蒙古包头学习棚户区改造经验,到辽宁东丰学习农民画发展经验,到井冈山市、吉州区、青原区、峡江县、永丰县等地学习美丽乡村、城镇建设等方面经验,开阔了眼界;以网络学习的方式,组织660余名干部参与网上学习近2万学时。全县上下形成了一级带一级,以上率下主动抓学习强本领的良好氛围。
学用结合,让学习成果有用武之地
打造“学用结合”服务基层品牌。近年来,该县创新开展了干部学用技术活动,开辟了一条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新路子,并获全省推广。今年,该县在之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这一活动,全县共有2560名党员干部选学井冈蜜柚、肉牛、茶叶、油茶等种养技术,结对帮扶4500余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为党员干部打造了一个绝佳的学有用武之地舞台,获得广大群众称赞和好评。
陈小云是该县潞田镇的一名干部,在该县开展的干部学用技术活动中,他选学了蔬菜种植技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也成了蔬菜种植的“土专家”。在驻村帮扶中,他运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让贫困户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实现脱贫致富。
如今,该县党员干部不再是只坐在办公室抓工作抓学习,在田间地头、产业基地,到处活跃着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运用所学带领群众奋力发展的生动场面,实现了“捧着书本学”向“围绕发展学”的大转变。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该县把理论学习作为“四两拨千斤”之力,激活了发展的“洪荒之力”,开启了一条学习与发展共生演进的崛起之路。今年上半年,该县生产总值完成30.4亿元,同比增长10.6%;财政总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20.1%;税收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23.9%;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