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带路人勤务员——记永丰县佐龙乡富裕村党支部书记钟光平
□本报记者张建华
7月9日午后,热浪炙人。记者在永丰县佐龙乡富裕村的田埂上见到了钟光平。他正在和乡干部一道在田里巡查秸秆禁烧。
初看钟光平与普通农民一样,在采访中,一个勤劳干练、甘愿奉献、担当有为的新时代村干部形象渐次丰满。
勤劳干练的种植户成了致富先行者
钟光平高中毕业就在家务农,但时代发展,他发现了自己的差距,于是他琢磨着改变“种田产粮”单一经营模式。
钟光平说服妻子拿出1亩地作为辣椒种植试验田,学习加摸索,很快便掌握早春辣椒的科学种植技术。意外之喜,种辣椒收入是种两季水稻的3倍多!初尝甜头,钟光平家里4亩地全部种上早春辣椒,幸福再次来敲门。随后,他尝试种植秋延辣椒错峰上市,收入又比种早春辣椒翻番。
钟光平不再满足小打小闹,开始了创业新征程,高价租用乡亲400亩农田,种植西瓜、辣椒、毛豆等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并不断引进果蔬新品种,搭建温室大棚发展秋延蔬菜,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他潜心钻研,采取果蔬套种、多茬轮作等复合、高效种植模式,走出一条“一季甘蔗两季菜,一亩收入一万块”的新路。
拥有自己的农场一直是钟光平的梦想。2013年中央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这个美好的词语再度催醒钟光平“更上一层楼”的创业梦想,他的农场应运而生。从此,他的果蔬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迈进,并顺利实现农超对接,走上了订单式销售模式,农场注册的“兄弟”牌商标在国内果蔬市场渐有名气。
奉献担当的村干部成了富民带路人
钟光平所在的村名叫富裕村,但原来村民并不富裕。想让富裕村名副其实那是当地人一代接一代的愿望,更是2014年当上村支书后钟光平的热切渴求。
“作为村干部,带民致富是义务。”钟光平话语朴实。因种植技术过硬,村民们遇有问题都争着抢着把钟光平往家里请,他无论多忙都会热情地有问必答,对那些家庭困难的群众,还经常主动送技上门。
今年61岁的夏大根妻子因脚病截肢,全家因此陷入贫困,成了人人看着心疼的贫困户。钟光平隔三差五就会到夏家帮忙做农活,教他种植果蔗。何时该下肥何时该灭虫,事无巨细。就这样,夏家连年光果蔗收入就有2万多元,2015年实现脱贫。
钟光平“上任”时,村里原有贫困户22户。为增加贫困户收入,钟光平使出五大绝招:家庭农场无偿提供30个大棚给贫困户经营,赠种子、传技术、送服务、帮销售,户均可增加收入5000元;吸收贫困户在农场务工,人均年增务工收入2万元;吸纳贴息贷款入股,确保年收入不低于6%分红;流转土地每亩租金收入500元;务工时可学技术,提升零散种植品质,提高作物含金量。就这样,四年时间实现18户脱贫。
通过四年传帮带,富裕村已形成了蔬菜、葡萄、苗木、生态甲鱼等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富民产业新格局,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全村仅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就达20多个,40%的农户从事规模化种养,村民收入节节攀升。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2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1.5倍。
特色富民产业令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富裕”命名的村庄真的富裕了!记者采访时,就有一支来自万安县高陂镇的家庭农场考察队慕名来访。
心怀理想的党代表成了兴村勤务员
钟光平成了乡亲们眼中的“明星干部”,他光荣地成为了党的十九大代表,荣获省劳模,省、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誉加身,钟光平觉得“有压力更有动力”。
行走在留北坑村小组,庐陵风格别墅、雕塑、文化墙、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这个被评为永丰最美乡村之一的小村,凝聚的是钟光平和村两委的心血。当年为打造好这个村庄,钟光平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没有良好长效管理,美丽乡村也不会长久美丽”。钟光平又创造性地推出党员分块管理村容村貌制,做到有人管及时管,在点滴小事上体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记者采访正是农忙时节,却发现村中依然保持干净整洁。
这两年,全村8个村组已有5个建成了高标准的美丽乡村点,其中岭背自然村还被评为全县样板点、示范点。
照顾全村500多户的老少,钟光平成了大忙人。光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脱贫攻坚政策他就参加了100多个场次。妻子见他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村务上,自己家里的农场顾不上,也有怨言。“但为大家做事却也释然。”钟光平却懂五个手指弹钢琴。农场分区划片,引入企业化管理,职业农民分工明确,一切井井有条。
对未来,钟光平思路已清:将依托较好的产业基础,激活发展后劲,走绿色崛起之路,开发休闲观光农业。钟光平说,新时代应有新担当,新担当必有新作为,有乡村振兴好政策,勤劳能使土生金,富裕村会更富裕,更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