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一只手也要奋斗 ———永丰县艾春华的脱贫奋斗故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15票  浏览3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9月22日 20:20

□刘学武、张功荣、吕九根

近日,永丰县脱贫攻坚先进人物“独臂哥”艾春华的脱贫致富事迹在全县各乡镇场广为传播。5月23日,笔者驱车前往沿陂镇彭溪村艾家村小组,聆听了他脱贫致富背后的故事。

“这个枣树怎么种,用什么叶面肥?”“哪些枝可以剪掉?”见到艾春华时,他正在向前来学习、参观的贫困户讲述自己的脱贫历程,传授枣树栽培技术,激励大家树立脱贫致富信心。

艾春华今年45岁,1993年外出打工时因操作机械失误导致左手残疾。失去左手的他,打工没有人愿意要,仅靠妻子打点零工维持生活,家里十分困难。艾春华一度非常绝望迷茫,但妻子王小华不离不弃,一直给予鼓励,这让他慢慢找到了生活的信心。

生活还是要过下去。1994年,艾春华拿着1万多元的工伤赔偿款在永丰街上开了一个服装店。由于经营不善,两年后便倒闭了,不仅亏空了自己所有积蓄,还因此负债3万多元。经营失败的艾春华只好回到家以种田为生,这时的他又刚和父亲分家,生活陷入困难。“那时候真的很苦,一个月都难得在街上买回东西,有一次家里实在没钱,向别人借5块钱都没有借到。”这次借钱的失败给他当头一棒,艾春华暗下决心,不管多苦多累,自己都要坚持下去,撑起整个家。

于是,在那段时间,除了种田,艾春华还开始上山砍柴卖,在县城开三轮摩的,还在县菜市场租了摊位卖蔬菜,利用多种途径获取收入。艾春华介绍:“当时鹿冈乡浙江移民村玖都坑的辣椒种得好,每天早上5点我就骑三轮自行车去批发辣椒拉到县城卖,来回一趟要走50多公里。”因“独特”的形象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菜市场的商贩们都尊称艾春华为“一把手”。

可是,尽管这样,艾春华每年挣到的钱除去生活开销、小孩读书,生活依然拮据。加上是残疾人,出去找工作又很难。正在艾春华疑虑的时候,电视上播放种植水果致富的新闻给了他灵感。为了不做无用功,艾春华还特意跑到外地去考察学习,经过仔细考察后,决定承包村里20多亩荒山种植枣树。

当时妻子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在附近乡镇打零工,开荒的事基本上都是艾春华一个人承包了。由于离家比较远,为了开荒方便,艾春华干脆在果园旁盖起了一间小茅屋,解决临时的吃住问题。5年多时间,开荒20多亩,陆续种上了枣树、梨树、李树、井冈蜜柚等。

“那时候开荒真的很苦,自己残疾,只能靠一只手慢慢地挖。最难的就是挖树根,有时要挖一整天才能把一棵树蔸全部挖掉。”艾春华说,那会每天早上5时就开始挖,中午带点饭菜到果园吃,吃完晚饭还去挖,挖到凌晨1时才回来,特别是冬天的时候,打着霜,白天要挖,晚上还要去挖,挖得手都开裂、出血。

“种果树前期投入大,果树只有挂果了收益才比较持续,那几年全家都是咬紧牙关。”果树苗种下后,艾春华还在树下养土鸡,减少病虫和杂草。为了运输方便,艾春华一锄头一锄头地把原来一条荆棘小路挖成了3米多宽的车道。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几年,在艾春华的精心照料下,果园的果树长势喜人。“下周李子就能采摘了,卖完李子卖梨子,梨子卖完卖枣子……”望着一片挂果的果园,艾春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由于诚信经营,县城一些超市纷纷与艾春华进行对接。艾春华还经营了两个山塘,其养的鱼和鸭也是卖到脱销。

面对因残障带来的贫困,艾春华没有气馁,“不等、不靠、不要”,不仅2015年成功脱贫摘帽,荣获全县脱贫攻坚“奋进奖”,还建起了漂亮的楼房,最可喜的是儿子大学毕业后又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只要志气不消磨,办法总比困难多,下一步我要加大果园管理,逐步扩大面积,提高果树的经济效益,同时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养牛业,引导村里贫困户一起发展致富。”谈起下一步打算,艾春华信心十足。

顶:7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 (3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5 (31次打分)
【已经有36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9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推行网上办证 优化办事流程 永丰计生提升服务便民
  • 下一篇:“婆婆 14年来我就是你的眼” 永丰县一村妇悉心照料成佳话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