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 告别土坯房 喜迁新楼房 ——永丰芭溪村贫困户在政府的帮扶下过上好日子
郑过县过去居住的土坯房(右图)和郑过县及其他被安置的村民一同住进了统一新建的移民安置点(左图)。(受访者供图)
过去,一家人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如今,一家人搬进了移民安置点,住上了明亮的二层楼房。这是永丰县龙冈畲族乡芭溪村贫困户郑过县一家人的巨大变化。这几年,在政府扶贫攻坚政策的帮扶下,郑过县一家不仅于今年年初住上了新房,还有了可实现持续增收的产业。
据市民政局派驻到芭溪村的第一书记罗艳梅介绍,郑过县一家3口人,因身有残疾,被列为村里的贫困户并进行帮扶。因享受移民安置帮扶政策,他们家几乎没有另外再花钱,就住上了移民安置点的二层楼房。在政府的帮扶下,如今,郑过县一家种植蔬菜的大棚从原来的2个增加到6个;养蜂从最初的5箱,发展到现在的30箱,仅养蜂一项,一年就可增加1.5万元收入。因郑过县人勤快,平时还会制作竹椅卖钱,再加上油茶等其他收入,郑过县一家正朝着奔小康的路上迈进。
在芭溪村,摆脱贫困奔小康的村民,远不止郑过县一家。芭溪村地处龙冈乡南部,地理位置偏远,是畲族和汉族同住村,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1160人,党员32名。其中,全村贫困户28户,贫困人口110人。致贫的原因包括因病、因残,有的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等。开展扶贫攻坚以来,从2014年到2016年,已有16户顺利实现了脱贫。在政府扶贫攻坚的大力帮扶下,还有12户贫困户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实现脱贫,芭溪村也有望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这几天,老表们对党的十九大报告非常关注。”10月24日,永丰县龙冈畲族乡芭溪村村支书谢卫星告诉记者,连日来,村里的党员和群众通过电视、手机上网等形式,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是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内容很关注。接下来,村里还有更多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计划。
■记者任洪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