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活乡村——永丰发展特色林业产业走笔
□聂永清
一个村庄发展一个产业,一条门路带富一个乡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永丰县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林业产业,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出一条新的致富门路,涌现了一批特色村和专业村。
金山坪村:苗木育出好日子
走进瑶田镇金山坪村,一片片充满生机的苗圃是最美的风景。正是借着农田变苗圃的华丽转身,村民收入直线上升,摘掉了“穷帽子”。
金山坪是一个居住着56户人家的自然村,共有256人,村里只有251亩贫脊的耕地和30亩光秃秃的山地,村民日子紧巴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金山坪村就瞅准了花卉苗木培育的广阔前景,在春、秋季培育杉、松、油茶等各类苗木,家家户户建有苗木培育基地,最少的有一两亩,最多的有10多亩,总面积达300亩,每年出售各种苗木近千万株。
小苗木让金山坪村村民过上了好日子。村民洪剑涛说,他家5亩地全用来培育苗木,一亩苗木少说也有8000元纯收入。近年来,他靠培育、销售苗木,不仅住上了新房,购置了新家具和电脑等时兴电器,还开上了私家车。
春耕前是农闲季节,育苗户以每天50元至70元不等的工资吸引500多名周边农民参与苗木生产,不仅实现育苗户创收,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在金山坪村,没有卖不出的苗木,只有不够育苗的地。村民施金龙在村里承包了4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绿化苗木。这几年苗木市场行情好,苗木效益稳定提高,让他育苗“胃口”大开。“我们村能租到的地全部种上苗木了,现在我在外村又租了30多亩地来培育苗木。”
中西山村:百合绽放幸福花
藤田镇中西山村地处丘陵山区,耕地缺水少肥,过去,当地群众以种粮为主,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上世纪九十年代,该村邹声浪等5名党员克服重重困难带头种了8亩百合,亩获纯利3000余元,随后带动全村农民种百合,并辐射到全镇。
村民邹声扬因妻子患重病花费10多万元,生活艰难,就在他苦苦寻找致富门路的时候,村百合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邹先佼动员他种植百合,并借给他5000元发展生产,还从南昌大学、江西农大请来专家传授技术,在邹先佼的帮扶下,他逐步迈上了发家致富路。邹声扬笑呵呵地说:“今年我家收获的百合,被湖南邵东、隆回等地客商上门抢购一空,光卖鲜货就超8万元。”目前,中西山村种植百合1000多亩,亩均3万元,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楼房,户均存款10余万元,村民靠种百合过上幸福生活。
谈到百合的品牌和加工销售时,邹先佼带我们参观了村里的百合专业合作社,这里陈列着百合粉、百合干、百合粉丝、百合花茶等系列产品,远销全国100多家特产专卖店。
双岭村:茶籽鼓起钱袋子
来到上溪乡双岭村,村民李芳涛笑嘻嘻地给笔者算账:“我家种了12亩油茶,去年产1500斤茶籽,榨了茶油300多斤,按1斤茶油40元计算,收入1万多元。”
在双岭村,像李芳涛这样的村民还有不少。据随行的乡干部介绍,去年油茶是近几年来长势最好、结果最多的一年。不仅是双岭村,全乡都超历史,油茶籽收入1000多斤的农户占了一半以上。村里最多的收获茶籽1万余斤。
双岭村有油茶林4000亩,是永丰县油茶重点村。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特色产业来抓,加快原有油茶地的改造和复垦,争取到了改造油茶每亩补助50元、新造高产油茶每亩补助500元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户种植管理水平,引导农户对老油茶林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与永丰县绿海油脂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实现产销对接,提高油茶的产油值,将油茶树变成“摇钱树”,把油茶林变成“绿色银行”。
满山遍野的油茶不仅绿了山岗、保护了生态,也使农民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据了解,该村近年完成油茶改造500亩,每亩产油量从改造前的6斤至10斤提高到改造后的20斤至30斤,并新造高产油茶80亩。去年,全村4000亩油茶产油量3.2万斤,总产值达100多万元,仅此一项,户均增收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