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辞工回乡创业 致富不忘乡亲——记泰和竹鼠养殖达人刘崇辉二三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吉安晚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76票  浏览3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7月08日 20:12

一次偶然的机会,泰和县水槎乡东沔村的刘崇辉接触到竹鼠,品尝到竹鼠鲜美的肉质。了解到竹鼠的市场行情后,刘崇辉放弃了广东深圳的办公设备设计工作,回乡养殖竹鼠,经过几年的时间,刘崇辉的养殖取得不错的收益。昨日,记者来到泰和县水槎乡东沔村,采访了竹鼠养殖达人刘崇辉。

刘崇辉(中)向他人介绍竹鼠

初养竹鼠困难重重

刘崇辉告诉记者,他辞职回乡养殖竹鼠,很多人都不理解,“当时我就是一心想着要养殖竹鼠,所以毅然辞去工作,自掏腰包,先到全国多个大型竹鼠养殖基地参观学习,接受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2014年我回到家乡,利用家乡竹子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开始养殖竹鼠。”

引进种苗之后,刘崇辉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般悉心照料竹鼠,凡事亲力亲为,并不断加强对养殖方面的技术学习与培训,常常关注养殖的新闻和信息,订阅相关养殖报纸杂志,购买竹鼠养殖专业书籍,潜心钻研。养殖场建起后,刘崇辉就没睡过一天好觉。为了养好竹鼠,他经常到兽医站取经,学习大规模饲养的新方法、防疫技术等。同时利用先进、便利的网络条件,学习了解怎么养好竹鼠。“那时候很累,因为是新接触的领域,要学习的也多,但是当我看到养殖的竹鼠卖了好价钱,受到他人认可,我就觉得很值得。”

2016年,随着竹鼠数量的增加,刘崇辉圈养的竹鼠数量已经超过常规,养殖池略显拥挤。于是刘崇辉果断对全场的养殖池进行改造,全部改为水泥板架构、层叠建设方式,这大大增加了空间的利用率,原本只有80多个养殖池的养殖场,改建之后变成了300多个立体养殖池。

没想到,养殖池改建好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竹鼠拥有锋利的牙齿,削竹如泥,平时直接啃食竹子,既采食到了丰富的粗纤维,保持肠道健康,又把牙齿磨得光亮整齐。改用新的立体池后,竹鼠喜欢啃咬不锈钢网材质的立体池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出现了部分竹鼠牙齿断裂、口腔发炎的情况。

刘崇辉分析原因,马上采取措施,先是改良了一套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激素的精料配方,同时改变喂食方式,竹子和精料同时投喂,有了足够的竹子啃食,竹鼠不再咬门。对于竹鼠出现的健康问题,刘崇辉利用已有的养殖经验,并不断向多名老中医学习请教,养殖的竹鼠非常健康,鲜有疾病发生。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作为一名致富能手,刘崇辉通过出售竹鼠种苗、肉鼠等,年纯收益30万元以上。致富后的他时刻惦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成立绿健达生态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附近有意向的村民,尤其是该村贫困户入社,共同发展竹鼠养殖产业。通过让贫困户参与竹鼠养殖,实现每户每年增收320元。

与此同时,合作社免费给贫困户传授养殖技术,等他们掌握了养殖方法和技术,就可以自己养,收入也全部归自己。合作社养殖竹鼠所用的竹子也是从贫困户家中直接购买,牧草基地施肥、割草等工作都是优先聘请贫困户。

2018年,泰和县开通产业扶贫信贷通,对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发展的合作社,提供无抵押、无担保、政府贴息的金融政策,贫困户通过提供资金、土地等方式,参与到产业合作社经营。刘崇辉积极吸引贫困户加入产业发展队伍,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组织贫困户抱团发展。贫困户以货币和劳动力的形式与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经营模式,并参与合作社的养殖过程,合作社提供收益分红、就业岗位和技术培训,可实现每户贫困户增收2000元。截至目前,已找准39户贫困户自愿对接该发展模式,实现共同发展。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也希望在能力范围内让乡亲们一起致富。”对于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实现增收,刘崇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严茶明、记者张苡歆 文/图

顶:12 踩:1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2 (5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62 (45次打分)
【已经有56人表态】
11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9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8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泰和中龙乡开展谈心谈话促乡村振兴
  • 下一篇:可怕,一辆三轮电动车竟然载了11人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