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千顷沃野绘新图——泰和科学开发利用“高标田”掠影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45票  浏览3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7月08日 20:12

□罗善平、傅传浩、周霞

今年以来,泰和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坚持与科学开发利用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增添了新动能。

加快土地流转 提升规模效益

夏末时节,在泰和县禾市镇万亩绿色水稻生产基地,依旧是一派繁忙的劳作场面。

据基地负责人刘青介绍:“过去这里的田块小、不规则,现在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便于机械化操作,今年引导农民采取土地入股方式连片流转土地近万亩,发展绿色水稻生产,由于从种到收实行机械化一条龙作业,早稻每亩可增产50多公斤,既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种粮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该县2017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45万亩,截至目前,已流转土地5.5万亩,项目区内流转比例达85%,流入主体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县通过土地流转,壮大了经营主体,提升了农业规模化水平。

调优产业结构 做强特色经济

近年来,泰和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井冈、一个绿色,两个有机、两个特色”的目标定位,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引导农民大力调优产业结构,发展绿色水稻、有机蔬菜、特色药材。截至目前,该县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规模达4万多亩,惠及农户6350户。

泰和积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要求,重点在螺溪镇打造了一个2000亩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和一个2000亩的现代蔬菜科技产业园,其中稻虾综合种养基地上半年投放的虾苗已正式上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加上一季晚稻预计亩产绿色稻谷900斤,全年可创产值1752万元,实现亩纯收入6000元以上,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双赢”。现代蔬菜科技产业园按建设规划要求预计今年10月底可对外开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现代农业种植、种苗繁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科普、农民返乡指导、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新示范园区。此外,该县结合农业“两区”划定工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融入粮食生产功能区、油菜生产保护区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高标准打造,充分发挥“两区一园”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动效益。

推进扶贫开发 助力农民增收

泰和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将一些边远山区和自然条件较差地区的耕地纳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范畴,2017年在万合镇华盖山村、沙村镇绵溪村、螺溪镇保全村、石山乡老张家村等4个贫困村投入资金173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375亩,通过有效改善当地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增加耕地产出效益。

泰和按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项目区农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农民分享农业产业链延长和价值链提升带来的红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截至目前,项目区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家,对接带动贫困户631户。同时,该县将2017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新增的653亩农地划归集体所有,采取集体自办、能人领办、村企联营等方式兴办种植、加工等经济实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顶:7 踩:1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1 (3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4 (35次打分)
【已经有58人表态】
11票
感动 感动
9票
路过 路过
7票
高兴 高兴
8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7票
愤怒 愤怒
5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泰和刘桂芳早产喜得三胞胎 个个不足1公斤 丈夫发愁 希望获得好心人帮助
  • 下一篇:昂首阔步雄风起——看泰和如何持续发展走前列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