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打开窗户见晴天 ———看泰和脱贫路上残疾人有作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11票  浏览3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7月08日 20:12

□阮诗鑫、谢子洋

脱贫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当通往坦途的大门关闭时,他们勇敢地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进来,让脱贫致富的希望照进来,在泰和大地上拼出一番自己的作为。

“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也能熬出头。”

“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天了,感谢党的政策,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去年12月20日,对于泰和县中龙乡良坪村的贫困户周考元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政府危房改造项目的支持,他终于搬进了新家。

周考元今年51岁,16岁上山砍木头时,不慎被木头砸伤了左臂,因家庭贫困无力治疗,伤口感染被截了左肢。父母去世后,他一个人居住在自家的危旧土坯房中。

每逢下雨,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下小雨。一台旧电饭煲是家里唯一的电器。早年,周考元也曾外出务工,因为身体残疾,工资低,只能勉强度日。后来,他回到家乡,精心打理自家的20多亩油茶,农闲就帮别人做小工,还在家里发展养鸡。

“脱贫不能等靠要,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更何况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去年,村里招聘公益性岗位时,周考元参加了竞聘。在村保洁员的岗位上,他不怕苦不怕累,获得村民们的好评。

“贫困户的名号不好听,我还是有手有脚的。”

14年前,曾小平也曾是个帅气的小伙。可是,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左手掌。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曾小平的生活几乎陷入绝境。2013年,他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贫困户的名号不好听,我还是有手有脚的。”曾小平把眼光聚焦到了村里的大禾坪,那里天然牧草丰茂,是个养牛的好地方。

利用政府的产业扶贫启动资金,曾小平筹集了几万元,搭建了两间牛舍,买回5头母牛,开始艰难的创业。牛越养越多,没有技术可不行。帮扶干部请来畜牧专家现场指导,曾小平买来养牛方面的书籍自学,还经常上网学习。

“这些是黑麦草,肉牛吃了增加肠胃蠕动,促进吸收,是肉牛长肉的‘法宝’。”现在,谈起养牛经,曾小平头头是道。他还把家里的自留地和从周边村民手中流转过来的土地全部种上了牧草,肉牛养殖增加到12头,年收入增加到3万多元。

“感谢政府的政策和帮扶,发展养牛产业,让我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曾小平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但离小康还有差距。我要继续加油干,把日子过得更好。”

“我只是左手不便,但我不比正常人差。”

“我只是左手不便,但我不比正常人差。而且有党的关怀,我一定能过上好日子。”话语之间,苑前镇岭下村张小强又向一位老顾客卖了一箱牛奶。

张小强的杂货店在固陂圩镇,规划有序、干净整洁,客流量不错。年近40岁的他,左手残疾,曾经生活贫困。家中3个小孩,还有年迈的父母。在外务工,收入不高,总是入不敷出。2014年,张小强筹集资金,开起了杂货店。

“我每天都告诉自己,做事就当没有后路。”第一次做生意,很多事情都得摸索。凭着和气生财,张小强渐渐站稳了脚跟,日子慢慢的好了起来。曾经因为家庭贫困想放弃学业的大女儿也能安下心读书,并顺利考上了大学。

现在,张小强申请到了5万元金融扶贫贷款。他准备扩大规模,增加收入,让全家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顶:9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5 (3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2 (31次打分)
【已经有30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3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泰和乡间小学非遗“热”
  • 下一篇:泰和禾市小学开展消防演练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