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泰和县人民医院毕淮的微故事

热度164票  浏览1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7月08日 20:12

为病人做检查

■黄从周、李文智 文/图

握着他的手,你会感到健康快乐有希望;听着他的话语,你会感到自己的病好了三分。他就是毕淮,泰和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副主任、主治医师。从医20年来,始终牢记“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神圣誓言,以严谨求实的学风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以仁者爱人的品德感动着每一位患者,成为县人民医院“十佳好医生”,获得“个人质量优胜奖”。

仁心:6年来为癌症患者垫付医药费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时刻牢记“医者父母心”的行业道德,对待患者不管职务高低、贫富差距都一视同仁,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虽然他夫妻俩都是“工薪族”,自己家里有孩子常年吃药,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但是,毕淮视患者为亲人,能帮就帮。

泰和县禾市镇增庄村村民蒋佳坤,2012年被确诊为鼻咽癌。大多数人都是谈癌色变的,因为癌症意味着高治疗费、高死亡率,还有对患者以及家属极大的精神创伤。四处求医让这个不宽裕的家庭债台高筑,蒋佳坤一度想放弃治疗。

幸运的是,蒋佳坤遇上了毕淮。毕淮从蒋佳坤的诊断书中了解到,这种病如果经过正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好的,眼前这位患者的病情仍然有治愈的可能,不能让他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希望。毕淮说:“当时也没想太多,身上有多少钱就给他。”

多的六七千,少则几百元,毕淮为蒋佳坤垫医药费一垫就是6年。6年里,两人相处得非常融洽,互相信任,没有打过一张欠条。毕淮知道蒋佳坤经济状况不好,从来都不催账;而蒋佳坤也非常感恩,讲诚信,借的钱每次都会慢慢还上。经过6年的治疗,蒋佳坤恢复得非常好,他已经能重新工作了。看到自己帮助的病人一步一步走向康复,毕淮深感欣慰。

精心:让抬着来的患者走着回家

作为一名医生,毕淮深知,只有精湛的医学专业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他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先进的新技术,积极开拓专业技能,除熟练掌握眼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还较早在市内县级医院开展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及镜下手术、治疗技术,小儿鼻内镜下鼾症治疗,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皮瓣转移修复等技术,随着医务技术的不断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四岁的小欣,是王董事长的宝贝外孙女。她患有耳疾,每天哭闹不止,让董事长心疼不已。他不惜代价,延医治疗,左检查,右理疗,花了数千元,也没能让小欣安静下来。四月的一天,王董事长带着小欣找到毕淮。凭着精湛的医术,毕淮断定小女孩不过是耵聍栓塞引起外耳道炎症併肉芽肿形成,只要把耵聍清除,引流畅通就可以了。清一次,隔两天水肿消了再清一次,连续半个月,小欣耳朵不痛了,更加活泼可爱了,王董事长感激不已。

谢女士来自湖北浠水,是泰和一所私立学校的工作人员。她患有耳源性眩晕症,病情严重时坐都坐不稳。王董事长介绍她来到泰和人民医院。病人从小车里抬进电梯,从电梯里抬进病房。毕淮和他的同事们仔细检查病情,认真制定医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让患者稳定了病情。不到一个月时间,谢女士病情大有好转,自己出病房,走下电梯,上了小车,痊愈出院。

诚心: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

眼耳鼻喉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作为五官科的一名医生,毕淮说:“珍惜每一分健康快乐”。正是这种珍惜与珍爱,在对待每一位病人时,他都能像亲人一样。能不开刀的就不开刀,能不用药的就不用药。在毕淮看来,眼睛疼,用热毛巾敷一敷,少用手机电脑;咽喉卡,喝些温开水,清淡饮食;耳朵鸣,多休息休息,调整好睡眠,都是治疗疾病的方法,能少花钱就少花钱。

马市镇群爱村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患青光眼。疼得想撞墙。2016年除夕夜来到县人民医院就诊。毕淮从乡下骑电动车赶至医院为她诊治。大年初一、初二,毕淮和同事们为她选择了最经济的治疗方案。经过他精心实施青光眼小梁滤过加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治疗后,老人家的眼睛不痛了,逐渐看得清楚了,只用四天就复明痊愈。老人家千感谢、万感谢,多次带着红薯、蜜柚来看望毕淮和他的同事们。

县级医院的患者大部分来自农村基层。工作中,毕淮做到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诊治为患者精打细算,尽量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如果遇到周边县、市患者及偏远山区患者,毕淮就与相关科室联系,争取当天做完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使患者当日满意而归。

真心:七成微信好友是病人

毕淮的微信名叫“旭日”,他希望病人从病痛的“黑夜”尽快走进健康的“黎明”,迎接早晨希望的阳光。

微信聊天,毕淮宣传治“未病”。有一位生意人,眼睛不适找到毕淮,毕淮加他为好友,给他聊眼睛保护的知识,提出“早晚用毛巾热敷,少看手机、电视,吃点鱼肝油”的保健建议,这位老板采纳了,现在视力良好,眼睛也不疼了。有一位老师,鼻子老是痒痒的。他给毕淮发来照片,毕淮认真察看后,给了很好的建议,老师成了毕淮的“骨粉”。

毕淮用微信回访。保养有没有到位?病情有没有反复?家里有什么困难?都是好友之间的话题。视频聊天、语音聊天,架起了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毕淮非常重视就诊过程的心理疏导,在给病人看病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他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微信动画,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加”病人为好友,从而赢得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减少医疗纠纷。自2010年调入泰和县人民医院以来,毕淮先后收到患者表扬信及锦旗共二十余封(面)。

顶:8 踩: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1 (5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3 (48次打分)
【已经有47人表态】
7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5票
愤怒 愤怒
5票
无聊 无聊
6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不忘初心谱写“光明梦” ——记泰和县供电公司陈铁山
  • 下一篇:鏖战三小时 ——泰和警方抓获绑架勒索300万元的犯罪嫌疑人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