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人民法院:破解执行难题 撑起一片蓝天
“纳入老赖名单、打击拒执行为、实行司法救助……”近年来,泰和县人民法院在破解执行难题方面不断探索新举措、谋划新思路、寻找新亮点,平均每年执行各类案件200余件,案件执结标的额3000余万元。
构建曝光网络 “老赖”信誉扫地
“你们把我的名字删掉吧,我真的没法见人了,现在我的合作伙伴都不信我了,我把案子结了还不行吗?”2016年12月27日一上班,一名被执行人曾某,系某商会副主席就带着执行款,来到泰和法院执行局“求情”。
曾某是一起债务纠纷的债务人。法院判决生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人员找到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曾某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分期偿还债务,但协议到期后,曾某以该债务为三角债为由拒不履行义务,甚至玩起了失踪。
多次寻找未果后,考虑曾某系某商会副主席,且经常需要出差,执行法官于是决定与电视台联系,对这种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义务的人员进行曝光。
近年来,泰和法院积极构建曝光网络,法院电子大屏幕上滚动公布着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不定期在人群密集区张贴公告,同时充分利用自媒体效应,利用微信分期曝光240名“老赖”,同时电视台曝光力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共有30名被执行人为此主动来法院履行义务。
与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的措施相配套,该院还采取了限制被执行人出境、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等措施,督促其履行。去年,对涉案标的额达200万元的开发商老板钟某限制出境,因失信措施让其处处受限,主动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