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发放“感恩之餐” 让贫困家庭温暖过冬
给贫困母亲捐赠爱心物资
志愿者集体合影
“村间小道弯且迤,难阻山乡温暖行。家人劳恩心宽亮,陋间也有春风临。”近日,志愿者邓复玲在活动后发表了这样一条说说。连日来,泰和县志愿者起早贪黑,活跃在泰和城乡,推动“感恩之餐”的开展,已将330份送达贫寒家庭。
2016年12月中旬,“感恩之餐”公益活动第二季在泰和县展开。为期两天,志愿者在澄江镇、苑前镇、灌溪镇、水槎乡、上圯乡五个乡镇发放“感恩之餐”。
据了解,2015年冬起,受北京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委托,泰和县志愿者协会承担了“感恩之餐”公益活动的执行工作。当年,他们将筹集的善款购买大米、食用油、牛奶、鲜猪肉、苹果分别发放到泰和县5个乡镇的650位贫困母亲手中,让这些贫困母亲过个暖冬。
虽说现下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依然有一些丧失劳动力的人在贫困线上挣扎。有的因为年老体弱,有的因为重大疾病,有的因为残疾,有的因为意外……
澄江镇有一贫困户,家里只有母女两人,母亲九十多岁,视力模糊,几乎看不清,女儿精神异常,母女住在一间面积不到十平米的小房子里,志愿者提着物资上门时,老太太感动地快哭了,眼睛红红的,喃喃地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一个劲地握着志愿者们的手,一直说:“感谢政府、感谢共产党。”在场的志愿者看到这种场景,纷纷表示,应该付出更多才能帮助这种完全没有生存能力的人。
在苑前镇,一位眼盲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来领取物资。看见老人家蹒跚着走过来,志愿者为没有考虑细致而自责。装好东西,志愿者用车把老人送回家。老人有个儿子,但不孝顺,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老人的家里又脏又乱,没有一处可以落脚。志愿者们明白,这种现象在农村并不是个例,仅仅靠社会的捐助,送一些油盐茶米是不够的,希望能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实际的困难。
为了加快活动的进展,每位志愿者早出晚归,要装卸物资、发放物资,还要走访贫困家庭,将物资送到贫困户手中。油、米、苹果等物资,扛起来都是力气活,此次活动女性志愿者居多,每个人干起活来都毫不吝啬自己的力气,女人当做男人使。
活动中,每名志愿者都是网络报名参加活动,尽可能抽出时间,帮助残障、病弱人士搬运物资;上圯乡沔口村第一书记项颂也加入其中,一户一户上门慰问;志愿者匡会群、蒋红英,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献爱心从娃娃做起;志愿者夏雪兰为了这次活动,特意请了两天假;志愿者陈玉霞,家住离县城六十公里的乡镇,每天早晨6点就开车来县城;志愿者李峰,活动当中不多说话,但最重最累的活儿,他都是抢在最前……
正是因为有众多爱心人士,偶尔有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也能让人感觉到些许温暖。■魏琦、梁生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