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剑斩断犯罪黑手 泰和公安局科技强警微故事
■黄从周
近年来,泰和公安局刑警大队的刑警们刻苦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向犯罪行为亮出“科技之剑”。他们凭借科技破案的方式攻克了钟某浩特大诈骗案等一批要案。
科技研判 锁定车辆再擒贼
2014年8月,泰和县某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八台挖掘机电脑主板被盗,价值40余万元。这严重破坏了泰和县招商引资的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泰和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深入每一个案发现场,调查走访,提取物证,调取视频,通过运用科技手段研判,发现一辆车号赣B876XX(假牌)的面包车有重大嫌疑。不久该面包车在赣州市大余县出现,专案民警立即赶赴大余县伺机抓捕,然而,该面包车从湖南汝城沿崇义、上犹、南康逃回赣州,刑警们随即追至赣州,在赣州全市范围开展排查。随后,在南康唐江镇将正在一餐馆吃中饭的3名嫌疑人抓获,成功侦破系列盗窃挖掘机电脑主板及显示屏案件,同时带破两省三市九县盗窃挖掘机电脑主板案件50余起,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
数据碰撞 手机号暴露行踪
自2014年7月以来,该县塘洲镇、冠朝镇接连发生松脂油被盗案。在现场条件差,破案线索少,侦查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刑警调取查看案发现场周边乡镇的视频资料,并调取案发现场及进出路线沿途通信基站的电磁数据,经过一个多月不懈努力,在分析电磁数据后锁定4个手机号码有重大嫌疑。
2014年9月11日晚,民警通过科技监视手段,发现4个手机号码汇聚在一起,并从吉水县沿青原区方向移动。民警分析嫌疑人这时准备伺机作案,收网的时候到了。当晚便组织了20多名精干警力,出动6辆车,赶赴青原区展开抓捕,在嫌疑人作案后可能逃跑的重要路段设卡堵截,次日凌晨3时许,7名犯罪嫌疑人和2辆作案车辆当场查获。经过细致深挖,9名广西籍的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破获了流窜至泰和县、吉安县、青原区、吉水县、永丰县等地盗窃松脂油案件15起,金额达50余万元。
短信分析 巨额诈骗终结案
今年1月3日,民警先后接到陈某巍、刘某霆等5人报案,他们称钟某浩谎称其在做二手汽车生意,先后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诈骗1000余万元。钱到手后,钟某浩逃之夭夭,杳无音信。
为了尽快破案,帮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刑警一方面收集受害群众的证据材料,另一方面对犯罪嫌疑人钟某浩的逃跑轨迹分析研判,并采取多种科技手段,研判出钟某浩与一位贵州籍的女子王某来往密切,案发后两个人的通讯全部中断,销声匿迹。刑警跟进这条线索,发现王某先后更换了三次手机号码,尽管如此,民警仍然没有放弃,终于在5月14日,民警在王某的短信详单中发现仅有一次联系的对端号码,经过对该对端号码再次深度研判,发现犯罪嫌疑人逃跑到云南又返回吉安。
通过精密布控,5月21日凌晨,民警在吉州区某宾馆将冒用他人身份、佩戴假发的钟某浩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