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好一片黄金叶———看泰和苑前镇如何打造“村村增收万元工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吉安晚报新闻
热度130票  浏览1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7月08日 20:12

□本报记者刘金艳

又是一年丰收时,泰和县苑前镇烟叶产业再度扩种增收。近日,该镇10位铁杆烟农兴高采烈地站上领奖台,分享种烟大镇红色引领、培植“村村增收万元工程”富民产业的喜悦,所有镇村干部兑现奖惩承诺。

“种烟辛苦一日,日日百元收入”“种烟辛苦半年,胜过打工一年”。借助表彰动员大会的浩大声势,该镇扩种烟叶的土地流转、落实烟农、完善基础设施等工作强劲推进,工厂化大棚统一育苗,整地起垄全面铺开。

据了解,泰和县宜种烟面积12万亩,为全省特色烟4个重点区域代表县之一。苑前镇拥有4万亩优质紫色粘土,出产的烟叶以颜色金黄、香味浓郁、叶质柔韧、口感纯正等特色享誉省内外,被红塔集团列为优质旱烟种植基地、全省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基地。2015年,该镇整治开发土地4000多亩,种植烟叶3065亩,总产量8000担,总产值1000万元,亩产值4300多元;加上每亩平均补贴650元,每亩纯收入超4000元;全镇烟叶税收250多万元,每村集体增收5万元。按照计划,该镇今年要实现五个突破:种烟面积突破6000亩,总产突破2万担,农民增收突破2400万元,烟叶税收突破500万元,村集体增收突破100万元。

苑前镇党委政府凭什么有如此大的信心和底气?在采访中,记者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的信心来自于他们善于利用丰富的种烟资源、紧抓惠农政策机遇,更来自于他们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富民智慧。

近年来,该镇结合实际,划分书院、戴坊等5个千亩片区为种烟基地,辐射全镇14个村。省烟草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新型密集烤房260座、烟叶工作站2个、温室育苗工厂7座,完善烟水配套工程2个,覆盖面积1000多亩。

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齐全的配套设施是硬件前提,完善的服务体系是软件基础。为此,该镇成立了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统一采购化肥、农药、煤球等生产资料,并组建5个专业服务队,做好专业户育苗、机械翻耕整地、专业病害防治指导等“五个统一”服务,总结推广出“金叶富民———苑前镇烤烟生产十三法”,包括工厂育苗、翻耕作垄、施肥盖膜等13个步骤,步步科学管理。

红色引领,是该镇烟叶富民的特色。结合“十三五”党建致富工程,该镇田教授服务队把桌子搬进祠堂,点子送到田间;把镇村干部培养成种烟能手,把种烟能手培养成铁杆烟农;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党员与烟农、大户与小户、烟农与农户结对帮带,1户铁杆烟农帮扶4户新烟农。

富民产业发展的好坏,百姓心中都有本账,也最有发言权。年过半百的老年,通过田教授服务队的帮扶,在自家地里种上了20亩烟叶,如今年收入八九万元,既有好收入又能在家照顾孩子,老年夫妻俩心里乐开了花。烟农罗长根有句顺口溜常挂在嘴上:“我们夫妻俩,年过五十五,种烟十六亩,纯收六万五。”田教授服务队副队长、铁杆烟农罗曰梁告诉记者,他已经发展了30多户烟农,种植烟叶面积超过500亩。

如今,“种烟辛苦半年,胜过种粮三年”“种烟辛苦三年,楼房小车样样全”等顺口溜在苑前镇广为流传,年轻人开着小车回乡种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该镇党委书记罗大浩说,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我们苑前人的梦就是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

顶:8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 (4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9 (35次打分)
【已经有39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5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泰和城管开展“三官”治理
  • 下一篇:为经济发展再添保障 泰和境内将新增一条国道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