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永新多面“融合”绘制旅游全景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罗旦
热度50票  浏览2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5月08日 19:38

江西吉安网讯(罗旦、记者曾诗敏、实习生郭小丽)近年来,永新县全面实施“全景永新、全域旅游”战略,深化“两核三带”布局,推动“文、旅、农”三位一体融合,着力打造旅游综合集聚区、特色景观节点区、休闲度假健养区和乡村景色深度网为一体的“三区一网”全域旅游格局,构建“处处是景、处处可游”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去年该县投入700余万元,将高市洲塘村打造成一个集展示、创作、培训、体验为一体的精品书画村,如今,每个周末来洲塘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洲塘已经成为永新书法之乡的展示窗口、永新书画作品创作基地,同时,旅投公司创建了“洲塘书画村”的微信公众号,电商公司将文化产品、地方特产推向了网络,通过“互联网+旅游”方式将文化推得更广。

该县按照“一景一品一文化一特色”的总体思路,深入挖掘本土红色、书法、农耕等文化资源,探索出一条“文创+旅游”之路,全县打造了高市乡洲塘精品书画村、三湾乡三湾村、龙源口镇龙源口村、莲洲乡溶溪村等一批乡村“文创”旅游示范点,将各类文化元素植入景区发展,培育出一张张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名片。

占地1.34万亩的怀忠镇万尚会休闲度假基地,投入了8000多万元打造高产油茶、有机白茶、苗木花卉等生态产业,精品园、荷花园、采摘园等园林景观。乡村旅游让周边的贫困户获得了旅游“红利”,泉塘村贫困户左春梅就是其中一位,去年一年她在万尚会务工收入就有2.6万元,加上养殖公司托管的牛群收入3800元,近3万元的年收入让其顺利脱贫。据万尚会负责人段辉华介绍:“我们优先聘请附近有劳力的贫困户到基地务工,今年预计支付的劳务费就有300万元。”这只是永新县“旅游扶贫”孕育的“果实”之一。

该县坚持以旅游开发带动扶贫开发理念,打造全域旅游践行区,做足农旅结合文章,融合乡镇的特色产业、民俗文化、生态禀赋,规划建设观光园、休闲园、体验园等主题乡村游园,打造一条“春赏花、夏摘果、秋观景、冬品艺”的精品环游线路,投入专项资金约600万元,推进三湾乡三湾村、龙源口镇龙源口村、莲洲乡溶溪村等5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建设,引导农户发展农家乐、果蔬采摘等乡村旅游产业,帮助示范点组建农家乐协会1个,特色农业产业合作社5个,发展荷花套养基地50亩、油茶基地1100亩、黄桃杨梅2000余亩,带动29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

夏日炎炎,高桥楼镇拿溪村的中蝶生态农场里却充满了欢声笑语,原来是暑期一群家长带着孩子们在农场里体验滑草等娱乐项目。农场负责人胡海云介绍到,自从农场改造成旅游点后,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没想到农场也能变“景区”。

近年来,该县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辐射点,永宁线、永厦线为两带,依托县内丰富的生态、产业等资源,注重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支持和引导村民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田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打造了烟阁现代农业示范园、高桥楼果品基地、怀忠万尚会休闲度假基地、象形贝加尔生态农场、石桥碧波崖茶场等一大批农业特色景点,这些景点已成为县城及其周边游的热门路线。

村民们在自己家门口搞起了旅游,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村民的素质,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让这里的农村变得越来越美、农民变得越来越富、农业变得越来越强,现代城市和美丽乡村逐渐实现深度融合。

顶:4 踩: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9 (1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3 (14次打分)
【已经有16人表态】
  • 上一篇:攥劲接力——看永新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 下一篇:精准脱贫当先锋——记永新高桥楼镇白堡村第一书记高柳珠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