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政府来“造船”合作社“借帆”干群齐发力 莲洲产业精准扶贫不只是入股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罗旦、
热度117票  浏览2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5月08日 19:38

江西吉安网讯(罗旦、首席记者蒋阿平)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帮助贫困群众入股当地实力强、前景好的公司,合作社得分红,是各地充分运用现有产业资源攻坚精准脱贫的好办法。不满足于此,永新县莲洲乡创新思路,通过政府“造船”,合作社“借帆”,干群齐发力,让贫困群众在享受产业资金入股分红的同时,还能够直接参与产业发展,分享更多产业发展的“红利”。

这几天,64岁的颜贵来正忙着清理大棚里的香瓜苗,准备种上长线辣椒。颜贵来是溶溪村村民,小儿子患有精神病。长年的高昂医疗费,让原本还算宽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夫妇俩又年事已高,光靠种家里的2亩水稻,根本难以维持生计。今年3月,乡政府租好大棚交给他。他精心侍弄,几个月下来,这茬瓜苗已经为他带来了4000多元的纯利润。“政府租棚我们种,不用出钱只出力,收成全部归自己。”说到这样的好事,颜贵来脸上笑开了花。

颜贵来的瓜棚,是从绿禾果蔬产业合作社租来的。该合作社种植大棚蔬菜450多亩,效益不错。依托合作社,去年,在莲洲乡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村里的贫困户以每户20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入股,每年可享受10%的保底分红。去年合作社经营得好,年底分红时远远超出预期,每户贫困户分到了800元。大家纷纷夸这个合作社“搞得好“。

不止步于入股分红,今年,莲洲乡党委、政府转变思路,创新举措,以政府贴息贷款的方式,帮助各村委会和贫困户向合作社租用大棚,1个村委会由村干部负责认领4个大棚,有劳动力的贫困户1户认领1个大棚,紧跟合作社的生产步伐进行生产和管理,产生收益之后除去归还5000元的大棚租金贷款,剩余部分分别归村集体和贫困户所有,相当于给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送上了一条“致富船”。据介绍,只要经营得当,一个大棚一年收益1万元不成问题。

贫困户缺技术?有人帮。合作社每年花费60万元,专门聘请了一支10多人的技术团队,负责解决基地的技术难题,并对贫困户免费包教包会。村干部们也发挥作用。牵藤、剪须、人工授粉……村干部带头学习种植技术,再手把手教给贫困户,把越来越多的群众身边人变成种养能手、变成“土专家”。一个大棚门口挂一个红色的“扶贫结对帮扶公示牌”,上面写着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和结对人员。只要贫困户有技术困难,随时可以联系结对人员来帮忙解决。据介绍,目前,溶溪村已有10户贫困户认领了大棚。

贫困户愁销路?有人管。贫困户种的瓜果蔬菜,愿意自己卖的自己卖,不愿意自己卖或者卖不出去的,由合作社负责收购代卖,保障贫困户的收益。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要是按照技术团队提供的技术指导种出来的瓜果蔬菜,一般都不愁销售,一部分在节假日被前来休闲娱乐的游客进棚采摘,一部分经过挑拣包装后销往市场。村里还开设了邮政电商中心,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向外销售。

如今,莲洲乡已在全乡推广这种新的产业扶贫模式。光明村今年引进了菌菇产业和中药材产业,新建了厂房和烘干房,现已推开黑皮鸡枞菌、决明子的试种,贫困户全部以扶贫资金入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还可以通过政府代租土地、公司提供孢种和技术的方式一起种植。“帮助贫困户脱贫,政府就是要借好外力”,莲洲乡党委书记黄洁萍对此思考深刻,“借力使力,既搭建平台,又发动群众参与,增强贫困户的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顶:4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8 (3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2 (32次打分)
【已经有37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永新县好嫂子照顾65岁小姑子 当终身“保姆”
  • 下一篇:下好“绣花”功夫提升城市“颜值”——永新城管局精细管理城市扫描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