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城西的那片绿荫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文章阅读网   发布者:金色边框
热度1859票  浏览3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5月18日 12:37

  城西的那片绿荫

  ――回忆我的父亲

  在省城的西边,有一片绿荫,在那里,植被茂盛,一片郁郁葱葱,像万千绿色的士兵,守护着省城这片家园。

  何止是一片,那是占地57公顷的省会植物园,这里生长着10万株1800种植物,是植物基因库和引种驯化一体的植物园。这里有月季园。牡丹园,芍药园,玫瑰园,千果园及盆景园。水生植物由潜水至深水。绿色植物草本木本到灌木攀岩种类齐全。

  坐落在园中的科研中心和科普中心,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

  一进园中,湖光粼粼,影衬着满园的春色,引来了无数休闲观光的市民,姑娘们穿着艳丽的服装,与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摄影爱好者拿着”长枪短炮”不停的咔嚓,一群儿童像小蜜蜂,在花丛中来回穿梭。一曲悠扬的音乐伴随着小船在湖中荡漾。

  一片绿荫,像巨大的氧吧,滋润着城市造福了市民,美化了环境,引爆着房产和投资,奥体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相继在此区域建成,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可谁曾想,几十年前,这里是一片高高低低,草都不生的沙窝子地,当地人叫他沙窝子岗。当年我的父亲就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拓荒者。

  父亲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家祖辈务农,他16岁就闯关东独自谋生,受过很多苦,小时上过几年私学,参加革命后,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不仅写的一手好字,还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在敌后方,先后当过交通员,联络员,队长,后调入东北财经委员会,解放后,进了中央机关。

  经过社会的那场大变革和社会的洗礼,父亲从57干校,选送到省城,担任重要领导岗位。他谢绝了到组织部的工作机会,一心一意到基层到下面,到最艰苦的岗位工作。

  他担任的第一个职务是,热电厂党委书记,热电厂责任重大,省城是国家纺织基地,支柱企业,纺织印染,机械军工,电缆电器,化工制药等个大企业全靠电厂供气供电。

  当时正值文革后期,电厂曾经出现过,水淹泵房,停电的事故,很多干部都干不下去,责任重大,工作太难,有的直接走人。父亲一到,就开始大刀阔斧整顿作风,严格纪律,从班组到车间,从科室到厂部,落实责任制,厂领导从车间主任到厂长书记。执行安全检查制度,父亲带头执行安全检查制度,从无间断。他老人家身体力行,汽机电气锅炉煤场还是大修现场,到处都留下他的身影,以后的十几年间,再也没有出现大的事故。

  父亲是一个亲力亲为的人,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他讨厌那种遇事推诿,怕担责任,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人;那种个人利益第一,处处为自己打算,护犊子的人;还有那种咋咋呼呼光说不干,揣着糊涂装明白的人。他是扑下身子干实事的人,他处处当表率,把在中央机关的工作作风,带到企业。带到基层。

  哪里最艰苦,哪里最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 他身体力行,不论是汽机电气锅炉煤场还是大修现场,到处都留下他的身影。

  他曾受过高压电击,从旋梯摔下,遍体鳞伤。不幸中的万幸,父亲躲过一劫。但这次受伤,还是在医院住了整整一个月,话都说不出来了,见到看望他的领导和同志,只会哭只会流泪。

  父亲是坚强的,他是一个工作狂,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身体。继续努力的工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曾经说过,他最佩服那个支左的将军市长,在那么困难的时期,组织各方力量,甚至动用部队,建起省城那座丰碑:二七纪念塔,建成了一个地标性的丰碑;最佩服兰考的焦裕禄;最佩服厂里那些,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的技术人员和老工人。

  这些点点滴滴,深深地影响着他。鼓舞着他。 在热电厂十几年他以对党的忠诚和高度的责任心,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知疲倦的工作,源源不断为城市送去工业的血脉,送去光明。

  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受到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市委书记亲自找到他,叫他去抓省城基础建设工作。

  之后的几年里,父亲先后主持了,省城市政工程,邙山提灌工程,四大水厂的建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四大公园的扩建,还有动物园的新建工程等等。

  还是像往常一样,身先士卒,敢打硬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 就要到离休年龄了,领导上 考虑他的身体,想要他早点休息。

  父亲不干,硬是找到当时的市长,大声疾呼:我要工作,我还能工作!

  还有一项工作没做完,那就是建苗圃,在父亲眼里,建苗圃是一项最紧迫的工程

  经过前期一番调研考察,原来省城是有名的绿城,可现在不断在退化,绿地减少,植被退化和被蚕食。树木死亡或被砍伐,城市绿化刻不容缓。新建的公园,动物园,城市主干道,还有广场和草地植被,都需要绿化。

  在外地买来的银杏雪松等高档树种,成百上千元一株,不适应生长环境,大量死亡,造成很大损失。

  一定要有自己更大的苗圃,自己的植物园,培育适应自己环境的品种,来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需要。

  有了想法,就有了行动,在父亲的努力下,在上级各方的支持下,在城郊30多里须水的一片荒土岗上,征了一块地,说是须水,其实所选的地上没有一点水,当地人叫他沙窝子岗,在这片无水无电的荒土岗上,只有零星的红薯,也是靠天吃饭。

  省城苗圃基地诞生了。

  一定要把苗圃建好,父亲给上级领导下了军令状。

  父亲是个伯乐,善于培养和使用人才。一位知己,所属公园的老曹,老曹参加过地市城市建设,很有经验,一说建苗圃,一拍即合,主动请缨。

  在荒土岗上建苗圃,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是平整土地,削坡修路,开始动员了上百名附近村民,铁锹喭纷ス骋黄鹕希掷缈浮P〕低疲

顶:87 踩:9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71 (52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1.81 (571次打分)
【已经有587人表态】
87票
感动 感动
33票
路过 路过
67票
高兴 高兴
83票
难过 难过
82票
搞笑 搞笑
62票
愤怒 愤怒
85票
无聊 无聊
88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写在母亲节的心语
  • 下一篇:致敬,我亲爱的奶奶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