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祥龙”送来丰收水 八百亩地不“喊渴” 青原区一易旱地接通“水利末梢”架起干群连心桥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52票  浏览4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5月18日 12:36

江西吉安网讯(记者张建华)春耕时节,沃土孕育希望。4月11日,青原区河东街道赣江村坝里组村民张义洁对记者说,“往年这时,就是我们发愁的时候。因田无水,没办法耕种。今年不同了,村里修渡槽引来了青原山溪水,活水来了,地也跟着活了。”几个在田间用铁牛犁田的村民很有想象力,“渡槽就是政府送来的一条祥龙,也是连通干部和群众间的连心桥。”

坝里村、窑上村、肖家垄等5个村组相互毗邻,稻田相连,均邻赣江,另有青原山溪水顺渠而下紧挨稻田经年不变流淌。临江临溪,说没水没有道理。但五个村组地形特殊,酷似馒头,村庄和稻田在“馒头”上方,江和溪则在边缘。吊坎地、沙壤土多,保水能力弱。“眼看清流到地头,伸长脖子就是喝不到。”尽管一直上演人与水的博弈,都因种种困难无果而终,只得眼巴巴看着溪水注入赣江,东流入海。

华能电厂在当地建成,青原山溪水改道,加之征地后耕地减少,国家项目套不上,村民自身无办法。村民耕种都得靠水泵抽,用电耗资源不说,搭电线不安全还费事,有时光搭根电线耗半天。更在旱时,要等溪水流经地在前的用足,方能沾到丁点。每年双抢总是晚半拍。有些路子活络的干脆不种地了,即使种也挑临水地,撂荒成了别无他法的选择。

水是农业命脉。既是命脉,贵在畅通,不通则病,就得消除阻隔而贯通。群众生产生活无小事,为了这个“通”字,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支书曹道勋费尽心血。无资金无良策,曹道勋眼看困境也一筹莫展。早些年曹道勋外出学习,看到建渡槽抗旱做法,豁然开朗,办法可行!良策有了,但无资金,曹道勋到处去求人,7年前,青原区城投公司赞助了些资金,曹道勋立即组织人员修渡槽,才百把米,又因钱不够搁浅。去年国家确定丰收节后,曹道勋觉得鱼米之乡却难闻鱼米香,怎说得上丰收?水利末梢不通,怎坐得住?他下定决心当年一定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圆了渡槽梦,用上丰收水。

青原区财政局明白曹道勋的心思,闻讯后划拨30多万元。朱家排至麻油脑渡槽项目经招标去年9月开工,6个多月后,长400多米的渡槽依地形蜿蜒曲折修建,犹如长龙在田园游动,清清溪水注入田头,直接受益面积800多亩。村民形容“有了这条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祥龙,再也不愁没水。”

“不光是解决了庄稼问题,还缓解当地渔业和养殖业的无水难题,对当地生态的优化也有不小的作用。因水而兴、因水而富不再是梦。”村支书曹道勋说。

清水汩汩,田润民乐。村民王道鑫说:“多亏了村干部为我们着想。现在都是科学种田,耕种都是机械,用水难也解决了,种田再也不累。”

顶:6 踩:1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8 (4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2 (41次打分)
【已经有48人表态】
9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8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6票
愤怒 愤怒
5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青原举办江右王门学术研讨会
  • 下一篇:青原区一男子酒后帮挪车遭拦截 涉嫌酒驾被严处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