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暖新闻·江西2019】20年如一日扎根大山 永丰这对夫妻走出一条致富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江西网   发布者:吉安小编
热度117票  浏览3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5月13日 10:41

曾宪宝、陈玉秀在果园工作

曾宪宝、陈玉秀一家人一起聊天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梅师遥报道:陈玉秀,共产党员,是永丰县古县镇珠溪村妇女主任。20年前,为常伴家人左右,陈玉秀和丈夫曾宪宝辞去在浙江的工作,返乡伺候老人、照顾孩子,并走进荒山创业,走出一条共同致富的小康道路。2018年,他们家被评为省最美家庭,陈玉秀也同时被评省“三八”红旗手。

心系家庭,返乡创业

曾宪宝、陈玉秀夫妻俩曾在永丰县罐头食品厂上班,后因企业改制罐头食品厂倒闭,夫妻俩成了下岗工人。随后他们辗转来到浙江的一家印染厂务工,收入比农村高出好几倍。可孩子没有父母陪伴,老人没有子女照顾,这是他们夫妇在外最担忧的事情。

1999年,曾宪宝、陈玉秀辞去在浙江印染厂的工作,返乡创业。“辞去工作回家乡纯粹是为了老人和孩子,我们想见证孩子每个成长的脚步,不想让他们孤独地长大。”陈玉秀如是说。

看到村里秀美的自然环境,曾宪宝、陈玉秀返乡后萌生了开发果园的创业想法,他们在乡政府的帮助下向恩江林场承包荒山70余亩,投资种植了数千棵果苗:翠冠梨树1200棵、板栗树400棵、李树400棵、柑桔树600棵、金沙柚树300棵、麻菇枣树200棵。

起初,山里没有通车小路,他们便动手挖出了一条山路;没有交通工具,夫妻俩就用板车将一车车泥土运出去;没有种植技术,便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滴地改进。陈玉秀说,承包山林的前三年完全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直至第四年才有了第一笔收入7000元,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

在艰苦创业的同时,陈玉秀还需照顾家庭。那时陈玉秀的婆婆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患上了高血压、腰椎增生等症,严重时走路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并且两个小孩都在上学,正在升学的关键时期,女儿马上参加高考,儿子面临中考。这些无疑给夫妻俩带来了沉重的家庭压力。

为此,夫妻俩咬着牙进行了分工。曾宪宝每天天不亮就到果园为果树施肥、剪枝、锄草、治理病虫害等。陈玉秀则负责种菜、喂猪、做饭、伺候老人、照顾孩子。曾经一度,老人因病卧床,陈玉秀怕婆婆得褥疮,便不厌其烦地帮她翻身、按摩,还要求孩子放学后,轮流给奶奶按摩擦身,更换干净衣服。在打理好家务后,陈玉秀又得匆忙到果园帮忙,做丈夫的得力助手。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曾宪宝夫妻俩的不懈努力下,他们的山林产业也收入稳定,年收入突破10万余元。两个孩子懂事听话,都成功考上大学,并毕业找到称心的工作。陈玉秀的小儿子曾庆星现在考进乡政府的扶贫站工作,他说:“从小看着父母在山里辛劳打拼,也希望自己可以尽力帮助乡里乡亲们。”

由于曾宪宝、陈玉秀种植的板栗、梨、南丰蜜桔品种好、质量高,每到成熟季节就有外商开着大卡车到园里拉货。村里的纸包装业、运输业也红火起来了。2018年,曾宪宝、陈玉秀建立长罗家庭农场将水稻果树种植、家禽养殖、果树培育纳入经营范畴,并吸纳周边的贫困村民到农场就业,带动更多的乡亲走上富裕路。

到目前,曾宪宝、陈玉秀已开荒种植果树100多亩,年产水果近4万公斤,经济收入8万多元,并将多年来自已钻研出来的整套种植技术和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乡亲们推广,在当地带出39户生态果业大户,种植果树1万多亩,户均年收入达到了4000元。

顶:8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2 (3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8 (34次打分)
【已经有32人表态】
9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司机操作不当 小车侧翻路边 永丰民警及时救助被困人员获赞
  • 下一篇:投资20多亿元启动“村村通”工程 ——永丰加快农村公路网提档升级纪实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