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王庆财:21岁小学校长的喜与忧
王庆财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本报记者尹翔文/图
他叫王庆财,出生于1991年8月。高挑的身材,青涩的面庞,乍一看你肯定会认为他只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邻家男孩。然而,年仅21岁的他,却已经是吉州区樟山镇文石小学的校长,在全市也较为罕见。弱冠之年,他如何能够担任一校之长,他会怎样管理学校的老师及学生,他对于农村教育又有什么感触呢?这位年轻校长身上,有太多令人颇感兴趣的地方。近日,王庆财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吐露了他的心声。
喜悦:
工作踏实 21岁被任命为校长
2011年9月,刚从学校毕业的王庆财被分配到了樟山镇当小学教师。随后,中心小学将他安排到文石村小任教。王庆财告诉记者,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兴趣以及读书的渴望,初中毕业后,他报读了吉安师范“三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师(五年制)。因此,在上师范之前,他就清楚今后就业的方向。
2012年8月,就在开学的前夕,王庆财被中心小学的校长找去谈话。王庆财说,谈话的内容主要是告诉他由于文石村小的原校长有调动,组织安排他担任文石村小的校长,问他是否同意。当获知此事后,他心里的第一反应自然是高兴。因为对于他来讲,工作才一年,就有机会从一名普通老师转变成一校之长,实在令他很意外。
今年9月,王庆财顺利地成为了文石村小的校长。当记者询问王庆财是凭借什么才能获此大任时,王庆财坦言,一方面,可能由于学校有些偏僻,很多老师留不住;另一方面,可能他工作一年期间,表现得较为积极主动,工作也还算踏实,因而组织才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担忧:
角色转换 压力挑战接连而至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经历一次坎坷,就应该从中学到些什么。”王庆财对于这句话是深有体会。开学不久,王庆财就遇到了一件很是棘手的事情,这让刚刚走马上任的他有些措手不及。
王庆财说,受到教学设备不足、教师人数不够的影响,文石村小在开学前才得知要撤去五年级,这就意味着学校的三十名学生要到中心小学去读书。为此,很多学生家长都表示不满,他们认为孩子太小,如果寄宿的话,生活可能难以自理;如果不寄宿的话,距离又太远,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里,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家长还跑到学校找王庆财理论,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现实。
9月份到现在,短短三个多月内,赞扬和质疑声不断向王庆财涌来,他因此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压力和挑战。从普通老师到学校的管理者,对于角色的转变,王庆财坦言有些不适应。一方面,由于资历尚浅,有的时候在处理学生、家长、同事等各方问题上,还有些生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课外图书、课桌、多媒体、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的严重缺乏,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他说,他如今要考虑的问题、要处理的事情要比从前多很多。除了每个星期要上20多节课,他还得做政治、业务笔记、班主任工作计划,管理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行。
“自己才21岁,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吩咐学校四五十岁的老师去做事。因此,只要有时间,能做的事情我一定自己去做。”王庆财对记者说:“尽管压力很大,任务很重。但这段时间,却是我成长最快、收获最大的日子。”
期望:
加强家庭教育 关注农村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尽管只是一个村小,但王庆财的身上却肩负着全校160名学生及家长的寄托和希望。王庆财深知教育无小事的道理,也明白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工作一年多的王庆财,对于小学教育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告诉记者,目前他所在学校除了缺乏硬件之外,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今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依然很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家庭教育的不足。由于很多农村家长都外出打工,孩子只能是爷爷奶奶来带,受到文化水平的制约,老师们无力来开展家庭教育。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也加大了学校的教学压力。
王庆财说,年轻人,就是要有一股干劲。我会尽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事情,希望家长能够多多理解和支持我们,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多地关注村小教育,给村小提供更多的帮助。